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法難加身,災劫奈我何?(第2/3頁)

許莊一時竟是悵然,就這短短時間之內的體悟,只需日後稍作梳理,他的道法定然會有難以估量的進境,這種得道的痛快是任何求道之士都夢寐以求、無法割舍的。

不過只是很快,許莊便從其中脫離出來,反而念頭一轉。

頓悟對於他這樣的修道者而言,其實不是什麽千載難遇的機緣,但也不至於俯拾皆是,否則成仙了道,恐怕都已不是難事了。

這一次參悟道法,許莊並沒有受到什麽外界啟發,一切仿佛自然而然,但他煉就元神未久,還未來得及積攢下足以厚積薄發的道法積累,這顯然並不符合常理。

倒是這種為大道所接納的感受,令許莊想起了曾在道書之中讀過的一個字眼。

許莊忖道:“難道是天降‘功德’?”

其實‘功德’是一種模糊的概念,並非什麽具體之物,道家認為大道至公無私,並不會有所偏好,自然也不會因為什麽行為,便降下什麽‘功德’。

事實上,道家所認為的‘功德’,乃是基於大道運轉的一種自然之理,就好似生靈之中,哪一個體的行為、舉動、甚至存在對於族群有益,那麽他對族群既有‘功德’,族群也會給予回報;

在玄門宗派之中,門人弟子若為宗門做出貢獻,那麽宗門便會降下‘功德’於他,這便是許多玄門宗派都會使用的‘善功’二字的由來。

基於此理,若是一個人能夠功於大千,得到天地所鐘,亦是正常之理,甚至若有人能益法於宇宙,或許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造化所鐘’都不無可能。

那許莊的頓悟是否因為天降功德,功德又從何處來呢?

他沉思片刻,忽然福至心靈,放出元識溝通天地,很快目光一動,跨越十數萬裏遙遠,降落在了大荒邊緣,那裏一道遁光正在數道氣息的圍堵之下,穿行於雷雲之中。

這些氣息有高有低,強弱不等,最次者甚至不能相比中下品流金丹,強盛者卻能夠有不弱元嬰之威,雖能步踏淩虛,其中也有步伐精妙,飛縱如意者,但仍難免顯露出未經長久打磨的粗劣之處。

顯然,這些都是大周軍中的武聖,作為一條新興道路上的摸索者,有此表現是十分正常的。

許莊對於這些人的出現並不意外,混元童子渡劫動靜甚大,事實上若非他耗費些許功夫,布下了太素匿形大陣,這些人早就尋找到了大荒之中,真正出乎他預料的是——

這些大周武聖圍堵中的那道遁光,流露出的圓滿氣機,實在令他驚喜。

“上品金丹……”許莊沒想到,洪象仙竟真靠著一部《道妙試法經》,得到如此成就,從他煉就上品金丹起,《道妙試法經》已可稱作是有望元神的道門真法,即使在玄門正宗之中,也可列為別傳的上乘道法。

是傳下玄門上乘道法,有功德於此界,還是因為洪象仙煉就上品金丹,有功德於道門氣運呢?

許莊沒對這等玄而又玄之事多作猜測,忽然探手一抓。

十數萬裏外,洪象仙在數名武聖的追截圍堵之中,遁光變化無常,時而化作煙嵐,時而化作虹光,有時往雷雲之中一藏,還顯露出一手藏匿形質的手段,在遁速並未迅疾多少的情況下,竟真周旋自如。

他這遁術也是許莊所創,結合了太素萬化遁法與五行遁術的理念,或許暫時不可稱之上乘遁術,但顯然十分契合《道妙試法經》,而洪象仙也卻是將之發揮到了極致,但如此周旋下去,除非盡快覓得破綻逃出生天,大周趕來追截的人手只會越來越多。

洪象仙藏入雷雲之中,匿起氣機緩緩遁行,正待思索著對策,忽然發覺周身靈機狂湧,面上還未變色,身軀已然一輕。

“這是?”忽如其來的失控,沒有令洪象仙生出驚慌,反而叫他心中一喜,果然下一刹那便是天旋地轉,他強定靈識感知,發覺仿佛跨越了重重空間,倏爾足下一穩,竟已到了一處雲間。

洪象仙擡首一望,果然正是恩師當面,忙不叠伏身欲拜,卻有一股無形之力將他扶起,心知這是許莊法力,只得躬身禮道:“弟子洪象仙,拜見恩師。”

許莊微微一笑,朝下一指言道:“坐。”

言罷洪象仙足下便有一團雲簇化作蒲團,待他坐下之後,許莊才道:“煉就上品金丹,已是踏上正途,你能有此成就,為師心中甚慰。”

“這數十年,為師對《道妙試法經》又有改進,其中六處增改,三處削蕪殊為緊要,趁此一十二日,便在此處講予你聽。”

“一十二日?”洪象仙忽然朝下一望,見那已經縮減了許多的風暴,目中仍然露出震色:“這便是三災利害。”

許莊只道:“心中若有積攢疑難,宣講之後也可一並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