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道妙試法經(第2/3頁)

而這樣的真形法寶童子,老師座下卻還不止一位。洪象仙乘雷鵬到了山腰,翻身飛落下來,一位粉雕玉琢的女童坐在山石之上,對著一面千丈崖壁,似乎百無聊賴,又似乎正在思索什麽。

這面崖壁自上而下,刻著無數淩亂的劍痕,洪象仙不禁朝上望了一眼,見有多出不少痕跡,心中一凜,不敢多看。

這些劍痕乍看似乎淩亂,其實可是那一位太乙童子的劍法思考,以他如今的本事觀之卻恐徒傷心神。

洪象仙朝太乙童子行了個禮,沒有得到回應,也不以為意,獨自繞過崖壁,見裏開著一方堂皇殿門,恭敬行入其中,便有宮裝女子前來引他入內。

他知曉這些陰神駐世的女子,都是渡虛宮中的侍者,不敢有所怠慢,還禮之後隨其入內,轉過幾處廊道,才到了一處殿中。

殿中仙霧裊裊,玄光縈回,步入深處,才見許莊闔目端坐在上方,頂上慶雲飄渺不定、萬炁渾旋,顱後大羅靈光凝成神輪、華照三尺,更顯寶相莊嚴。

見此情形,洪象仙連忙伏身行禮,口稱:“弟子洪象仙,拜見老師。”

許莊對洪象仙的到來,當然早有預料,睜開雙眼落下目光。

洪象仙如今的根基,與修行玄門道法到了煉法境界的正常修士相比也不差許多,一十二年時間能夠做到如此程度,即使有著諸般因素,也與他本身非凡的天賦脫不開關系。

如此一來,洪象仙若能轉修上乘道法,當可突飛猛進,甚至築下更上數重樓的根基,若能煉就上品金丹,日後不定真有一番成就。

“雖然早已言明,不過本座仍需再作問詢。”許莊淡淡道:“你已築下上乘根基,求得武聖鬼仙皆非難事,但習玄門道法,仍有無數艱難險阻,如此你仍不改變主意麽?”

洪象仙應道:“弟子心慕大道,唯願求得正法。”

許莊道:“我要傳你的,乃是初創之道法,未必沒有舛誤之處。”

洪象仙一叩首,堅定道:“請老師賜法。”

許莊聞言,終於緩緩點了點頭,卻未急著傳法,而是首次與洪象仙道出了自己的來歷:“你既習我道法,便是我的門下,你且聽好了。”

“我乃東寰宇玄黃界有道之士,修行於太素正宗福地,大有南華洞天,號作道妙真人。”

洪象仙豎耳聽著,頓時喜不自勝,連忙三叩九拜,口道:“弟子見過師尊。”

許莊受過了禮,才道:“你是本座的第四名弟子,但修行的道法還未列於太素正宗之傳,你也並非太素正宗的門人,當屬大有南華洞天門下別府之傳。”

“但你不可因此恣肆無度,仍當法天地、敬祖宗,明師承、皈三寶,恪守門規、勤勉修行,以期日後能夠歸於正宗,可知曉麽?”

洪象仙目露堅毅,肯定道:“弟子敬遵師尊教誨。”

許莊微微點了點頭,終於緩緩道:“既如此,我便傳你《道妙試法經》。”

這十二年來,許莊除了修行之外,便是嘗試匯通各家,創造出屬於自身的成道之法。

以他的道法造詣,想要創造一門尋常真法並非難事,即使互拼亂湊,也未必不能指向元神大道,但是許莊所要創造的道法,自然不可能如此簡單。

他對此法寄予厚望,希望此法能夠成為他得道的重要臂助,日後能與世間直指純陽,有望天仙功果的上乘道法相提並論。

如此一門真法,許莊就連命名也斟酌過許多,但最終他卻認為此法乃是草創,也不應擔當如何名號,故而暫名《道妙試法經》。

《道妙試法經》雖是草創,但是此法事關他的道途,許莊以太玄開天大羅靈光不斷推演,無數番反復琢磨,直到兩載之前才初有所成,為此甚至使風災迫近了七八十載有余,但在這匯貫所學,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他自身也獲益無窮。

而對於《道妙試法經》的第一位參習者,甚至還要在許莊之前修行此法的洪象仙,他並不吝惜等待其將根基打造得更加圓滿,因此才有這兩年等候。

“你且聽好了。”許莊淡淡一言,洪象仙神情頓時肅起,仔細聽著:“此經晦澀龐冗,需分多日講述,今日宣講——太易篇!”

不過,許莊這一部真法,匯貫自身所學,從開天太素到物質之基,從形質之生到陰陽變化皆有涉獵,那從何處講起,唯太易者也。

許莊的道法,並沒有‘太易’一門,實則也未聽說過,世間可有太易道法,但太素道法者曰形曰質,闡盡開天辟地之理,可說是建立在先天五太的學說之上而成。

因此許莊可說,自己對於五太演變有足夠涉獵,否則談何匯貫所學。

“道者法天地,天地何來,始於太易,太易者未見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