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項目落實(第2/3頁)

煉器,他們不會啊!

但這就沒法子,誰叫他們走的是這條路呢?!

莫成君還舉了個例子,天庭,就不喜歡把武夫給單獨拎出來,那是煉體士,屬於仙道的一部分。

呃,好吧,莫成君得承認,當時說這話時,就是想把這群武夫給打發了。

可沒想到,這群武夫回去後,就開始搞起了‘變革’。

他們開始學著蓬萊仙宗,或是內部發展,或者兼並弱小仙門,讓自身從純粹的武道宗門,開始向仙武合流發展。

真論起來,他們這些武夫剛‘站’起來沒多少年,少了底蘊,卻也沒那麽多頑固分子。

他們,遠比那些仙門更能接受天庭所帶來的改變,並積極參與其中。

而這,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給其他仙門敲響了警鐘,你不願意,可願意的人多了去了。

再比如說,投標階段,莫成君就發現,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就有不少仙門搞出了騷操作。

這其一,就是聯合投標。

也就是說,好幾個仙門自覺實力不足,門下煉器師數量不夠,可又看中了一個大的分包項目。

於是,就有人合縱連橫,把幾個小仙門湊到了一起,各自拿出自己的強處,訂立契約,湊一塊聯合參股投標。

這個模式,莫成君沒法拒絕,但也強調,他們必須處理好內部矛盾,不能影響產品。

再就是,有的仙門為了拿下某個分包項目,居然把標書中的價格定的極低。

最典型的例子,鬼靈門。

作為雲州第二大仙門,他們實力強橫,不比劍符宗差上多少。

雖然不已煉器擅長,但架不住他們底蘊深厚啊,他們給出的報價,就比天庭自己算出來的最低價格,還要低上一成左右。

也就是說,以現有的靈材價格和人工費用來說,他們是鐵定要虧本的,但他們就是要用此種方法拿下分包項目。

這虧本的買賣,他們做了,為的當然不是現在,而是往後,只要評價夠高,他們就有將弟子送入天庭的機會。

你別覺得他們傻,事實上,他們才是最精明的。

縱觀過往,天庭的每一次舉措,都會給此方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有了變化,就等於有了機會。

他們想超過上面壓著的八大仙宗,就得抓住機會,而這一次,就是最好的機會。

只要能將仙門內的煉器大師送入天庭,那就等於多了一位仙人做底蘊,還能和天庭直接拉上關系,狐假虎威,也能讓人忌憚。

不過,這事兒到了莫成君這,只是思慮片刻,就被他否了。

原因其實有很多,最重要的,貼錢幹活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兒,虧本買賣也不可能長遠。

莫成君要得是可持續發展,是雙贏,所以,竭澤而漁是不可取的。

再就是,雖然啟動這般大的項目,天庭的資金也略有緊張。

但是,有‘珍寶閣’在,交易的結算的貨幣還是功德,他怕個球啊!

好吧,諸如此類的事兒不要太多,招標大會越是往下推進,各種狀況就越多,莫成君就越是後悔。

就覺得這不是人幹的事兒,他為什麽非得弄什麽代工廠模式嘛?

腦袋秀逗了!

只是,吐槽歸吐槽,莫成君心裏還是明白的。

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建造出‘太初深空要塞’來,這就是唯一的法子了。

否則,光靠天庭福地內的煉器師,那真得忙到猴年馬月去了。

而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忙碌的繼續,整個項目也在不斷推進。

終於,足足三個月後,經過了招標,復核,拍板,協商條款,訂立誓約等流程,一切才算是塵埃落定。

二十八個分包項目,妖怪那邊只拿走了九個,由十五個擅長煉器的妖怪大族瓜分。

而剩下的十九個分包項目,則是由八大仙宗包攬了九個。

其中器宗一家就挑了兩個大活,而太乙丹宗在煉器方面最弱,只取了最小的一個分包項目。

至於最後的十個分包項目,則是由趙氏皇族,蓬萊仙宗,諸如鬼靈門這般次一級的仙門,乃至於小仙門聯盟,武道宗門聯盟給瓜分了。

好吧,分包項目也就看著多,其實是僧多粥少的。

除此之外,莫成君還和二十四個妖怪大族,七家人族仙武宗門簽訂了,七十二種常用靈礦的優先購買合同。

以大量訂單將靈礦的價格壓低了近一成左右,又轉頭將這些售賣給了,分包了項目的各大仙門。

這中間,天庭只是要了一部分轉運費用,幾乎沒賺取差價,為的就是解決靈礦的渠道問題。

當然,你以為這就完了?

事實上,這三個月只能算是把事情敲定了,萬裏長征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