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謀勢

謝映之道:“春耕之事已定,我們再商議余下的事務。”

他說著展開先前的那份文書,嫻熟地用墨筆勾去一項。那文書只有短短的兩頁紙,像一份創業企劃書。

第一頁是競爭對手各項實力的數據分析,第二頁是一個個目標項目,以及項目難度,風險級別,和完成期限。

如果不是上回在襄州兩人曾連線過,蕭暥真要懷疑他是不是也是穿越來的,對現代的各類知識掌握得太快了。

“近年來,幽燕兩州無戰事,局勢平穩,人口逾兩百萬,兵源充足。而且北宮達最近已經拿下了遼州。”

這是蕭暥赴潛龍局時發生的事,短短一個月,北宮達就拿下了北境遼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編了原遼州刺史淳於瀧手下的關鎖軍。

淳於瀧實力一般,當年秋狩獵場,魏西陵論天下諸侯時都沒有把他算在內,可見只能算三流。但他手下的關鎖軍這幾年卻吸收了不少山夷力士、東瀛刀客,總共有八萬人,具有一定的戰力。

收編關鎖軍後,北宮達麾下已有七十多萬大軍。包括二十五萬熊豹營精銳,神弩營五千人,關鎖軍八萬,以及鐵鷂衛五百人。重甲輕騎步兵弓手齊全,五百鐵鷂衛更是集特種作戰和間諜部隊於一體。專門執行潛入、收買、刺探、暗殺之類的危險任務。

蕭暥傷腦筋,這就是古代的多軍種復合軍團了,北宮達的實力果然不是曹滿祿錚之輩能比。再對比一下自己,這差距不是一點點大啊。

蕭暥的銳士營經過這幾年的戰損,以及分兵駐防涼州襄州等地,現在他手頭能調動的兵力也就十五萬人,除此以外,還有秦羽所部十萬人如今也歸他調遣。

而魏西陵,他向來用兵在精不在多,戰場上克敵制勝靠的是他出神入化的戰術,在兵力上並不占優勢。

謝映之道:“主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征兵。”

雲淵道:“早春征兵,訓練一年也可堪用了。但是這些新兵沒有實戰經驗,恐怕不是北宮達熊豹營的的對手。”

謝映之道:“新兵不需要參與北伐之戰,對付虞策、張繇之流足夠了。”

蕭暥立即明白了,他和北宮達大戰之際,豫州虞策,澠州張繇這些個諸侯也不得不防。如果他們乘他和北宮達大戰之際,襲取他後方,就麻煩了。

蕭暥當即道:“雲越。”

雲越聞聲立即進門:“主公有何吩咐?”

“草擬一份征兵草令。”

“主公且慢。”雲淵道,“這份征兵令還是由我執筆罷。”

蕭暥微微一摔,雲先生啊,雲越怎麽說也是你親自教出來的孩子,對他有點信心好不好?

雖然這孩子平時思路清奇了點,但一份將軍府的征兵令,他還能寫成征婚令?

這也需要家長代筆嗎?

謝映之失笑:“主公,這紙征兵令,還是由雲先生執筆、中書台簽發比較妥善。否則士林又將說你一昧擴軍,窮兵黷武。”

雲淵補充道:“謝先生所言及是,不僅是此番,今後我等為備戰所做的其他事宜,簽署的所有命令,都由中書台下達。阻力會少很多。”

蕭暥不傻,聽他們兩口徑那麽一致,顯然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雲淵道:“主公若以將軍府之名頒布此令,就有以軍令淩駕政令之嫌,進而會引起士林不滿,非議主公。”

蕭暥覺得罷,他們只有一年時間,如果能高效地推行備戰的各項命令,他也不介意被罵幾句的。

謝映之看出了他的心思,“這不完全是為避免士林非議。”

他邊說邊用擡手將木樨沉香添入初沸的茶爐中,隨口漫談般道:“中書台初建,也需要在簽發政令,推行春耕、征兵等一系列實務的過程中,名正言順地擴張機構,招募署員,發展壯大,進而步步為營,攻城略地。”

他神情清煦怡然,語氣舒緩,在茶香微漾中娓娓道來,說出的話卻字字句句扣緊蕭暥的心弦。

擴張機構,步步為營,攻城略地。

雲越問:“攻誰的城,掠誰的地?”

“自然是盛京系和尚書台。”雲淵道,他說著看向謝映之,這麽清雅的一個人,謀略起朝局來,風輕雲淡之下,卻是殺伐決斷的手筆。

謝映之道:“在這一年內,不僅要完成備戰,還要將朝政之權全部收攏於中書台,做到四境之內,令出一家。以中書台架空尚書台,唯有如此,大戰之際,主公方可全力應對強敵,後顧無憂。”

蕭暥心中豁然:果然是要奪權!

只是剛才被謝映之清寧和煦的神態,淡若無物的口吻迷惑了。權力鬥爭的驚心動魄被他說來,仿佛是茶余之際,閑談起今歲開春後去哪裏觀魚賞花。

蕭暥道:“但尚書台不會坐視被架空,他們必會百般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