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考題

仙弈閣前的眺望台上備了書案,案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衛宛的眼神清亮,“蕭公子,筆墨都已經準備好了,請蕭公子作詩。”

雲淵見狀,立即站起身走過來,卻被衛宛攔住了,嚴辭道,“不可以替寫。”

然後他靜靜看向蕭暥,毫不通融道,“蕭公子請。”

蕭暥算是約莫明白了,這衛宛是盯上自己了。

這人莫不是剛才看到了自己坑謝映之的小動作?說不定還是謝大名士的粉?

等等,這謝大名士詩才斐然,也不算坑吧?

那麽說來,衛宛作為詩會主持者,只是單純見不得他背地裏使小動作?所以故意改變了規則,在這兒等著套他呢?

但衛宛怎麽能預見到他會收到那麽多花枝?

蕭暥仔細想了想,這衛宛作為主持者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

他這一言難盡的妝容,又坐了那麽個群芳環繞的座位,一張俊臉被映得如花似錦。周圍那些個士子有意無意間瞥向他這花仙子的目光,全都被衛宛盡收眼底了。

誰的仰慕者比較多,衛宛會心中會沒有數?

所以很明顯衛大學士是故意針對他的。

雲淵此時還想再說什麽,蕭暥隱晦地向他搖了下頭,還是不要向衛宛透漏自己的身份好。

然後他硬著頭皮走到案前。

不就是十五字麽。

哦不,十五首詩……

他的書法倒是不用擔心,既然繼承了原主這個身體,這手感和射箭是一個道理。

只是詩詞……

望台上風大,倒是吹得他頭腦清醒了不少,他擡手攏了攏衣襟。

蕭暥一邊在腦子裏迅速過了遍他所記得的詩詞,一邊尋思著他這種行為算抄襲剽竊罷?

但是這是個平行世界沒錯吧?

在這個世界裏,本來就不存在李白杜甫之類大詩人,以前不存在,將來也不會出生,所以……他照抄他們的詩詞,對他們應該是沒有影響的罷。

但還有個問題,他寫下的詩歌必須和現今的時代背景對應得上,以及和這個時代現有的詩歌形式不能相差太遠。

比如說這大雍朝流行的都是《詩經》的四言體格式,他就不能冒出個宋詞來竄場罷?

好在他之前仔細聽了謝映之的詩,此時提筆回想一下,估摸著這個時代的詩詞格式和漢魏時代的辭風比較接近,有樂府詩,也有五言七言格律詩。

他撩起衣袖,用筆尖舔了舔墨,腦子轉得飛快,先把宋詞元曲一大溜地全部排除掉。

然後又仔細回想漢魏晉的詩詞他能背出哪些,湊得起十五首嗎?

不但如此,就算能背出來,下筆時還要把其中涉及到典故的句子剔除,把含有這個時代不存在的地名或人名都要剔除,或者替換。

他一邊寫一邊尋思,一邊在線創作修改,簡直是搜腸刮肚殫精竭慮擠牙膏。

而且古人寫詩倒還可以是夜深人靜,案前孤燈,深思熟慮時。

他倒好,被那麽多人圍觀著,略一頓筆,稍一蹙眉,一個細微的神情,都會引起周圍的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尤其那個衛宛,兩道目光犀利如電,神情嚴肅,整個八風不動的監考官既視感。

高考寫作文都不帶這樣操作的啊!

還好蕭暥以前大學裏選修過古典文學,對部分古詩詞也有所偏好,他強制自己冷靜下來,一邊縝密思量,一邊筆走龍蛇。

寫著寫著,不知不覺間,周圍嘈雜的聲音忽然低弱了下來,接著他隱約聞到一縷清雅玄淡的孤香,身邊圍著的水泄不通的人群似乎也有微微松動,紛紛退後了點。

不知什麽時候,謝映之已經站在他案前,一抹細雨春寒的淡青色映入眼底,風中有冷淡幽濡的香氣,聞起來讓人心暢神怡。

見他到來,周圍那□□頭接耳的士子們都默默閉了嘴。

蕭暥覺得耳邊總算可以清凈些了。

……終於可以透一口氣了。

他心思飛轉,一邊默寫,一邊修改,外加即興創作。

當他寫到曹植的《白馬篇》: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座中忽然有人擊節而嘆:這才是慷慨壯士之辭!

那人身高八尺有余,須髯如戟,錚錚然如孤松奇石,先前蕭暥沒有注意到他,完全是因為此人一直在假山下梅花從裏睡覺。

聞言謝映之眼梢微微一挑,雲淵也向那人頷首致意。

蕭暥沒有功夫想那是何人,因為監考官衛宛紋絲不動地站在那裏,面色嚴峻地注視著他——他這考題還只完成了一半……

蕭暥收回心思,繼續搜腸刮肚,當他把第十首詩連默寫兼修改下來,在座的眾人已經是目瞪口呆。

雲淵拿起來了幾張詩箋細細觀摩,嘆道:必開一代之詩詞之先河!必領士林一朝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