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6頁)

“萬歲爺想聽假話還是真話?”

康熙撫掌而笑,“你還想著說假話?剛才的氣勢哪兒去了,”

“為了某的性命,偶爾說說假話也是好的。”溫涼淡定如初。

“那我偏要你說一說這假話是何,這真話又是何。”康熙饒有趣味地看著溫涼。溫涼低頭看了眼奏折,又擡頭看著康熙,“假話便是,這份奏章文采出眾,文筆花團錦簇,著實是寫文章的好手。說得也很有道理。”

“廢話。”康熙帝簡潔明了地給溫涼這句話下了判斷。

溫涼也頗為贊同,“的確是廢話。”他說的那通假話,就跟那文章上的內容一模一樣,全都是廢話。

康熙帝不用溫涼說都知道真話是何,但還是想要溫涼開口。

溫涼道,“奏章是下者與上者溝通的渠道,若是這般有利渠道都被這般花團錦簇的文章遮蓋,便沒有意義。一份三千字的奏章,兩千九在稱贊皇上,余下百字寥寥地寫完想說的事情,難道萬歲爺便能清楚這上奏章的人想表達什麽?”

眼下康熙帝這份奏章,便是江南屬地發來的,為了請求減免賦稅,說是今年遭了蝗災,底下的百姓怕是無力繳納賦稅。可這麽一件簡單的事情,寫奏章的官員卻耗費了大量的辭藻在贊美上,簡直不知所謂!

這樣的陋俗在這幾年的確是越發的嚴重起來,康熙雖有所注意,卻沒有思慮過多。

“若是以你來看,溫涼打算如何?”

“這個假設本身就不成立。”溫涼抿唇,還是道,“只是有話說話,直接了當便是。萬歲爺每日都需要批改奏章,若是能簡單明了,豈不是能省略其他的時間?”

康熙帝有感而發,“的確是這個道理。”

他伸手拍拍溫涼的肩膀,“這些時日如何了,聽說你在老四那出了點事?”

溫涼點頭,“某並無礙。”剛才溫涼入內的時候,康熙便把溫涼的情況上上下下都仔細看了一遍,自然知道溫涼沒有問題。

只是他還是不放心。

畢竟溫涼可是和順留下來最後的孩子,康熙不希望溫涼出事。

“不然,你如是想的話,搬出來也不是難事。”康熙知道底下幾個兒子的心思,如果溫涼一直呆在胤禛府上,久而久之還是會卷入事端中。

溫涼搖頭,“人生在世,總不會知道日後會遇到何事。走到哪都是一樣的。”康熙帝意識到溫涼誤會了他的意思,可仔細思考了溫涼的想法後,卻也沒什麽大錯。

只要康熙帝重視溫涼一日,溫涼便會被這些個阿哥們注意到。

康熙嘆息,最初的確是走錯了一步,眼見著得到了和順的消息,便是激動之下也的確做出了不大合適的舉動。

溫涼陪著康熙帝吃晚膳,然後才被梁九功親自送著往外走。

康熙帝連著好幾日都沒怎麽吃東西,情緒也一直很低很。溫涼來這一趟,康熙帝的情緒顯而易見的恢復了不少,梁九功對溫涼的態度也很溫和。

眼見著他們即將要出宮的時候,突然迎面走來了一行人。梁九功定眼一看,這心猛地一跳,眼前的人竟是尚之隆!

尚之隆作為侍衛內大臣,的確是可以直入皇城,可眼下溫和就站在身後,梁九功自然不想讓兩人撞上。

只是這宮道上直來直往的地方如此清楚,尚之隆甫一進來便看到了梁九功一行人。

尚之隆這段時日過得不怎麽好。

南巡的時候,尚之隆是跟著康熙帝一同出巡,這是多大的榮耀,可落在尚之隆身上也是常有的事情。雖然和碩和順公主過世得早,可康熙帝對尚家還是多有照拂。

尚之隆是個明白人,不管康熙帝是因什麽原因而看重尚家,這都是尚家的福氣。

可南巡回來後,尚之隆便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了。最開始僅是隱約的感覺,可是接下來,尚之隆發現,康熙帝的確是在漸漸疏遠他了。

尚家原本就是異姓王,削藩這件事情後,如果不是尚可喜力挽狂瀾,之後又有尚之隆早早投誠,如今他就和那吳三桂一樣釘死在恥辱柱上。尚家如今的一切都是靠著萬歲爺的榮寵,若是康熙開始無視他們,尚之隆的日子可就不怎麽好過了。

好在這樣的動作並不是多麽明顯,尚之隆從中看出了彌補的可能。只是他也不可能一頭霧水地去尋人,只能自個琢磨著到底是什麽事情才惹來了皇上的不滿。

左思右想,尚之隆只能想到是南巡的時候了。可是南巡的時候並沒有發生過什麽事情,就算是尚之隆絞盡腦汁,都認為一切正常。

今日本該是尚之隆入宮的時候,他自然是記得這件事情,也預備好了腹稿,眼見著剛進宮就看到梁九功,尚之隆心裏也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