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但行好事,莫問因果(第2/3頁)

這就是人道的力量,也是眾生的力量。一只螻蟻的力量固然弱小,但萬億、萬萬億只螻蟻呢?

它們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是人道,也是眾生制約強者的手段。強者一怒,日月顫栗,山河震動,天坍地陷,不知會有多少無辜的生靈受難。

孱弱的眾生,面對高高在上的仙神們,是沒有反抗之力的。所以,人道誕生了。

祂的出現,讓仙神畏懼,讓眾大神通者忌憚,以至於不敢恣意妄為,肆意屠戮蒼生。

但這還不夠,人道雖強,但全靠本能行事,因此往往有很多顧及不到的地方。

而現在,姜塵要做的,就是利用功德之力,將人道的部分力量具現化,並為人所掌握。

如此一來,人道對強者的威脅,就能進一步提高,讓他們不敢再存僥幸之心。

而掌握這部分人道力量的人,就被姜塵稱之為人道聖人。但只是人道聖人還不夠,所以,姜塵還要把這部分力量,分給追尋人道的人。

凡是追尋人道,有著守護眾生之念的人,都能掌握這部分人道之力。意志越是堅定,對眾生越是熱愛,掌握的人道之力也就越強。

到了最後,就會成為人道聖人!

是的,所有追逐人道的人,都是人道聖人的候選人。唯有功績最大,意志越堅定的人,才能走到最後,成為最大的贏家,奪取人道聖人之位。

刷~~

就在人道光輝綻放的瞬間,一抹紫光一閃而逝,與這團人道光輝融合在一起,徹底消失不見。

鴻蒙紫氣!

第九道鴻蒙紫氣!

也就是說,隨著這縷鴻蒙紫氣的融,這團璀璨的人道光輝,人道力量具現化的後的產物,已經發生蛻變,成為了人道聖人道果。

只要掌握了它,就能成為洪荒第一尊人道聖人。

“今我發願,凡以眾生為本者,與人為善者,見欺壓而反抗者,見不義而呵斥者,見不平而拔刀者,見屠戮而制止者……”

“皆可得人道垂青,掌人道之力,善功越高,力量越強,仙神、道君、道尊,聖人……”

“因我之願,所產生的一切因果,全都加諸我身,不涉他人分毫。”

“還望蒼生,聞聽我願,但行好事,莫問因果!”

姜塵宏大的聲音,突然回蕩在天地間,響徹在所有凡人的耳中。

他這是在導人向善!

而隨著他的聲音落下,他每一句話說完,他頭上的功德都會減少一部分,直至這無窮無盡的功德全都消失,姜塵的聲音方才結束。

導人向善,於生靈而言,是好事。但對天地而言,卻是持無所謂的態度。好人惡人,天道都是平等視之,皆是螻蟻。

凡人為惡,修士為惡,就是罪大惡極,最多也只能驚動天庭與地府,根本不會驚動天道。

因為在天道的眼中,好人與壞人的區別,不是你有沒有做好事,而是在於你有沒有破壞天地。

哪怕你惡貫滿盈,殺人無數,只要你的所作所為,是有利於洪荒天地的,那在天道看來你就是天大的好人,不僅不會受到天道的懲罰,反而會得到天道的獎勵,即玄黃功德。

反之,只要你的行為毀壞了洪荒天地,那在天道的眼中,就算你日行十善,那也是罪大惡極之輩,不僅不會有功德,還會遭到天譴。

基於這種環境,與人為善是不會有功德的,甚至就連救人,也不會得到功德,反而會讓自己沾染一身業力與因果。

正是因此,很少有仙人去救凡人,而那些少數願意救凡人的仙人,下場往往都不怎麽好,這就是因果業力纏身的代價。

當然,這是對仙神而言。

對凡人而言,又是另外的規則。

針對凡人,有陰德的說法。就是生前為善,可積陰德,以換取來生更好的生活。

但這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陰德只能死了之後才能用,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用處。該吃苦,還是得吃苦。該倒黴,還是要倒黴。

而且,陰德是後土娘娘慈悲,是為了引人向善自己設計出來的,和天道無關。

也就是說,陰德是地道發的,雖然也有作用,但遠不如玄黃功德。

陰德,就是地道功德,就如人道功德,也就是香火願力一樣,效果是有的,但遠不如玄黃功德那麽明顯。

凡人為善,可得地道功德,可得人道功德,但這兩種功德,唯有死後才能發揮作用。

遠不如玄黃功德,只能得到,立即就能發揮作用,且效果極為明顯。

這種差距,就導致世人對積攢人道功德與地道功德並不是很熱衷。畢竟,死後的事,誰能說得準呢?

姜塵的宏願,就是基於這點發的,與人為善,天道不給功德是吧,那我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