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一章 漫長的一夢(第2/4頁)

大戰打了很久,最後,以鎮元子一方勢大,獲得勝利而告終。

不過,鎮元子雖然勝了,但也是慘勝。四大部洲他是煉化了,但也只是煉化了九成,各自剩下一成沒被煉化,好好的留在原地,作為各族最後的棲息地。

地仙界,鎮元子如願以償的煉成了,且也因此成功成道,踏足了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並讓他地仙之祖的名頭變得名副其實起來。

可四大部洲他只煉化了九成,仍有一成沒有煉化,這就導致鎮元子的大道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圓滿,仍有所缺陷。

因此,他成道後,實力並沒有達到預想中的狀態,與聖人比肩,而是弱了他們一籌。

迫不得已之下,鎮元子只好帶著剛煉成的地仙界前往萬界的中心,準備把萬界大地融為一體,以此讓自己的大道圓滿,並沖向更高的境界。

有仙界和地仙界托底,諸天萬界想不發展都難。而隨著仙界的誕生,破碎的無垠星空也開始發生變化,以整體下降一個等級為代價,開始自我修復。

那一顆顆星辰碎片,徹底斷開了聯系,從而演化成了一顆顆嶄新的星辰,並在漫長的歲月中,昨天孕育出了生靈。這就是姜塵前世,那浩瀚宇宙星空的由來。

萬界與星空暫且不提,單說那只剩下一成的四大部洲。面積憑空少了九成,可以說是縮小了很多倍。

如此一來,姜塵早年的疑惑也解開了。

早些年他遊歷四大部洲的時候,就曾感嘆過,四大部洲如此浩瀚,就是天仙全力趕路,想要從南瞻部洲前往西牛賀州,也要十幾年的時間。

可唐僧一介凡人,只是靠著走路,竟然也只是花費了十幾年,就從長安趕到了靈山,這速度,真的是快的嚇死人。

現在一看,姜塵倒是理解了,四大部洲的面積小了這麽多,唐僧騎著白龍馬,只是花費十幾年就從長安趕到靈山,這速度不僅不快,其實已經算是慢了。

四大部洲的面積驟然縮小到原先的十分之一,帶來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最簡單的來說,各族的生存空間變小了,生存壓力則是隨之加大。

數量沒變,資源卻是少了九成。為了爭奪那有限的資源,戰爭自然而然的就爆發了。

首先,就是異人一脈向人族發起了沖擊。正常情況下,異人一脈絕不可能是人族的對手,但當時的情況不是很正常。

為開荒萬界,在新的時代中占據主流,人族絕大部分的高手,全都前往了萬界,而這,就給了異人一脈的機會。

姜塵前世所謂的五胡亂華,這就是緣由了。

五胡亂華之後,歷經數百年的混亂,人族重新迎來統一,又一鼎盛的王朝建立了,大唐。

之後,就是西遊了。與姜塵記憶中的前世,沒有太大的差別。

佛道東傳,佛門因此大興,而參與西遊的人員,無論好壞,只要還活著,都得到了教化功德。

然而,佛門大興並未持續多久。所謂盛極必衰,佛門就應了此理。因為急於擴張的緣故,佛門招收弟子時幾乎沒什麽要求,無論好壞,只要有向佛之心,皆可拜入佛門。

此舉固然增強了佛門的勢力,使得佛門很快就盛極一時,可也為佛門的衰敗埋下了隱患。

幾乎沒多久,因為弟子魚龍混雜的緣故,原本清凈的佛門就變得烏煙瘴氣起來,違背戒律者比比皆是。

欺壓良善,橫行鄉野,欺男霸女,放高利貸,霸占別人妻女……世間萬惡,佛門之中,皆可見之。

此時佛門的模樣,就是元始天尊與太清聖人眼中截教的未來的模樣。

彼時上清道人就是如此,秉承著有教無類的原則,無論好惡,什麽弟子都收入門下。此舉初時還好,未來必然會給上清聖人帶來大禍,為此,兩人常常勸說上清聖人。

可奈何,上清聖人就是不聽,眼見弟弟誤入歧途而不自知,太清聖人與元始天尊沒辦法,這才聯手滅了截教。

嗯,最開始確實是這樣。可後面隨著自家弟子修為被廢,元始天尊難免帶了點個人情緒,對截教弟子下了狠手,使得很多不該死的弟子,入了封神榜。

三清失和,就是由此而始。

倘若佛門只是變得烏煙瘴氣,那倒是還可以撐一段時間。可惜,佛門也是有敵人的。

見佛門弟子墮落如此之快,暗中躲藏的魔門樂了。

也不隱藏了,直接大搖大擺的出來,引誘佛門弟子入魔,準備來一個鳩占鵲巢,化佛門為魔門。

很快,魔門就崛起了!

佛魔之爭,持續了數百年,期間有著諸多王朝興衰,更有其余道統加入其中。

最後,這些道統誰也沒有分出勝負,口碑都是越來越差,且因為佛門弟子為惡過甚的緣故,更是引來了天道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