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五章 隱患(第2/3頁)

之後,姜塵冊封了一萬多個普通的天神,就是戰力堪比天仙至金仙的神明。

這些神明,大部分都是以城隍為主,山神水神土地為輔。其實,就本質上而言,這四類神明的位格,並沒有達到天神的程度。

在姜塵設定的神道體系中,這四類神明,壓根就不在神道體系中,類似於官府裏的衙役,根本不入流。戰力也在天仙之下,與普通的修士相當。

之所以說他們不入流,則是因為這類的神明太多了。可以說是,世界越大,這四類的神明也就越大,別說是百萬了,以洪荒之大,就是千億也打不住。

因為數量太多,且統治的範圍不大,所以他們的實力並不需要多強,這也就使得他們顯得有些不入流了,無法被列入神道體系之中,只能作為神道的補充。

不過,這是神道大興時候的標準。眼下神道初建,正是百廢待興之際,體系就無需這麽嚴謹了。

所以,姜塵冊封山神土地城隍的時候,都是盡可能的把他們的修為往上提高,列入天神之列。

不往上提高不行,如今的九州,混亂無比,可以說是仙人到處走,太乙金仙多如狗。

姜塵冊封的城隍山神水神土地,要是不夠強的話,很容易被人幹掉。

亂世不能講究這麽多,盡量都給高規格的待遇。等什麽時候,天地穩定了,神道也步入正軌,足以鎮壓天地時,再重整制定體系也不遲。

姜塵已經想好了,他要是成為天帝,那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效仿顓頊帝,以大神通絕天地通,把天界人間的通道斬斷,順便再把所有的仙人都帶到天界。

如此,神道就能步入正軌了。

沒了威脅,那底層神明,如城隍土地,山神水神這類的神明,就不需要這麽高的修為,天仙之下,就足以應對所有麻煩了。

仙人就要有仙人的樣子,好好的天界不待,都跑到人間幹什麽?倘若仙人都在人間,那還要天界幹什麽?

天界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那些對人間有威脅的仙人,全部前往天界,以接受天庭的統一管理。

……

“只是冊封了這麽點的神明,就消耗了這麽多的氣運。”

“這……”

“乾朝的國運,也沒有我想的那般渾厚。”

瞅了一眼頭頂的國運,姜塵微微有些失望。他冊封的神明雖然多,可大多數都是底層的神明,消耗的氣運並不是很多,可就是如此,依舊給乾朝國運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在冊封神明之前,乾朝的國運是六條威風凜凜的九爪祖龍。

現在也是,可與之前相比,那宛如活物一般的六條祖龍,此刻看起來卻極為的虛幻,都快無法維持形體了,好似被風一吹就會散開。

這是國運損耗過多的跡象,正是注意到這一點,姜塵才及時停下冊封神明,倘若他不管不顧的繼續冊封下去,那等他再封幾個神明,那剛剛建成的乾朝,估計馬上就要面臨風雨飄搖的局面。

“從準聖大圓滿的境界,一下子跌到初入準聖的程度,這國運消耗的真是有些離譜啊!”

姜塵略微感應了一下自己的實力,不由有些無語,原先在國運的加持下,他能發揮出堪比準聖大圓滿級別的戰力。

可現在,冊封萬神之後,直接就跌落到了初入準聖的程度,差一點就要跌落回先天道尊的境界。

這……

“看來,乾朝的隱患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大,不然絕不會如此。若非隱患太大,導致國運不穩,否則只是冊封萬神,又怎會給國運帶來如此巨大的負擔?”

國運的變化,讓姜塵意識到,乾朝並沒有他看到的那般穩固,在那平靜的水面之下,隱藏的是一股股看不見的暗流。

因為政權不穩,人心不齊,這才導致乾朝空有強大的國運,而無法全部發揮出來。不然,只是冊封萬神,不會讓國運產生如此大的變化。

當然,這是好事,無疑是在告訴姜塵,乾朝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只要將內部勢力整合,一級就能爆發出巨大的力量。

“諸位,神道力量加身的感覺如何?”

收起多余的思緒,姜塵低頭看向下面,那他剛剛冊封的萬神,以及各大勢力的代表。

人族內部勢力,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以上古氏族為主,此類勢力以血脈為紐帶,與人族的糾葛最深,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代表人族。

畢竟,上古氏族都是人族高層的後裔。再簡單的來說,就是以血溯源的話就能發現,上古氏族的族人,普遍輩分極高,與普通人的祖先同輩。

雖然很想否定血統論,但在洪荒血統的力量,卻是是存在的。而且,就算所有的人族都有人祖血脈,但就算是同樣的血脈,也有濃度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