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五章 上古氏族的計劃(第2/3頁)

在叛國與叛徒之間,他選擇了叛國,畢竟,族比國大,在這種情況下叛國,尚且情有可原,未來成就一番事,未必不能洗刷叛國的名聲。

可要是叛族,那就全完了,死後還有遺臭萬年。

“他就是神霄九宸大帝?”

“可他不是神明嗎,如何能成為人王?”

“而且,歷代人王無不是聲名赫赫之輩,皆是為我人族立下了無數功績,並在史書上留下了無數傳說。”

“帝君既然是人王,那他都為我人族立下了什麽功績?是開疆擴土,還是大治天下?”

“他又在歷史中留下了什麽傳說?亦或者說,他是人族哪位先賢托名所化?”

此時,蔡昭姬化身成了問題少女,不停的朝蔡邕問道。

既然是人王,那就不可能是無名之輩,起碼在人族的歷史上,肯定留下了濃厚的一筆,有著後人難以超越的功績,不然何以成為人王?

“這個……”

“這個為夫也不清楚,為父不過一凡人,肉體凡胎,或如何能看穿這等大人物的偽裝,能夠看出他是人王,還是他主動揭露的結果。至於他的底細,他不說為父怎麽知道?”

“或許就如你所言,他是人族某個哪位先賢托名所化也不一定。”

姜塵的事跡只在仙人間流傳,凡人很少知道,故而蔡邕哪裏知道姜塵的底細,他都做過什麽,是怎麽成的人王,又是什麽時候生人,皆是一概不知。

凡人與仙人之間,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紗,仙人可以看到凡人的世界,可凡人卻看不到仙人的世界。

“別打聽這些事了,似人王這等大人物,修為通天徹地,你在背後念叨他,說不定會被他感應到。”

見女兒還要再說什麽,蔡邕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然後走出房門,朝門房哪裏走去。

姜塵都親自叮囑他要收阿彌陀佛為徒了,他又怎能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現在去門房,就是取阿彌陀佛的投書,看看他的文章如何。

……

……

高天之上,姜塵立身於此,默默的注視著這無垠的九州大地。

在他的眼中,天地間各種各樣的氣運升騰,分布在九州各地。這些氣運,每一道都代表著一個勢力,其中有大有小,都是不穩定因素。

那些小勢力暫且不提,完全不成氣候,無需在意。而那些大勢力中,最強的並不是太平道,而是剛剛搬到九州的上古氏族。

這些上古氏族,一個比一個的高傲,連人王的統治都有些不服,更何況是人間天子,就是九州沒有變故,他們搬到九州之後,也會暗戳戳的搞事,推翻大漢的統治。

當然,他們推翻大漢的統治,可沒有自立為皇帝的念頭。天子無法長生,他們又怎會舍棄那悠久的壽元,去追逐凡間的皇位呢?

這些上古氏族所求,無非是重回遠古,部落自治的時代。至於天子,也可以和上古時代一樣,大家共同推舉出來一個共主。

說白了,他們就是想重新復刻遠古的環境,然後合各大部落之力,再推舉一個人王出來。

那遠古時代的人族共主,全都是人王,且還是最強的人王,如葛天氏,大庭氏、柏皇氏……

不僅共主是人王,就是那些大部落的首領,也可以說是人王,如風氏部落的首領,姜姓部落的首領,有熊部落的首領等等。

軒轅人皇的父親少典,就是地皇時期的人王,為有熊部落之主。

因為姜塵的緣故,這些自祖地走出來的上古氏族們,重新回憶起了人王的強大。然後,他們就動了造就人王的計劃。

你姜塵不是牛逼嗎?那我就再造出來一個人王,和你打擂台。

可是,如今的環境已經不適合誕生人王了,那怎麽辦?這不要緊,完全不要緊,既然環境不合適,那就把它改造成合適的環境不就行了嗎?

趁著九州大變的緣故,這些上古氏族們開始暗地裏搞事,準備趁亂掀翻大漢的統治,使得九州重回原始時代。

那時,各大氏族合力,將分散的氣運凝聚成一股,絕對能再造就一個人王出來。

畢竟,人王並沒有一個時代只能出一個的限制,只要人族的氣運足夠強大,那人族完全可以迎來諸王並存的時代。

遙想當年,在三皇五帝統治人族的時候,那時的人族,人王層出不窮,最多的時候,甚至有十幾尊人王共存一世,壓得天地失聲,無人敢挑釁人族。

“再造就一個人王嗎?”

“不,他們的打算還不至於此,他們還想謀劃那九州孕育的大神通者道果。”

姜塵看的只想笑,這些上古氏族的打算,如何能瞞過他的感知?

使得九州重回遠古時代,並合各大氏族之力造就出一個人王只是開始,接下來,他們將支持這個人王與姜塵爭奪氣運,從而摘取那孕育在九州本源之中的大神通者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