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六章 雖未無敵,但已無所畏懼(第2/3頁)

不然的話,也不會有一證,二證,三證的說法了。可以說,證道的次數越多,成道後的實力就越強。

這叫厚積薄發!

就說那些聖人,明明已經成道了,用不到三屍了,可為何,他們還沒有將三屍收回體內?

還不是因為,他們依舊在嘗試走三屍證道的路子,準備在功德證道之外,再來一次斬三屍成道。

此舉非但不是沒有意義,相反,它還很有意義,可以讓聖人在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突飛猛進。

相比較於混元境界,明顯是準聖境界突破時更為的容易。而準聖境界時,積累越渾厚,證道的次數越多,那修成混元大羅金仙後,境界也就越高。

混元十二重,一重一登天。

一次證道的大神通者,突破成混元大羅金仙之後,只是一重的境界。

可兩次證道的人,突破成混元大羅金仙後,那就是兩重天的境界。三次證道,那就是混元三重天的境界。

混元十二重天,每一重天的突破,都無比的困難,比之成道還要難。

所以,為了突破成混元大羅金仙後,能夠直接獲得更高的境界,那在準聖境界多停留一段時間,多準備幾次證道的手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樣的話,在成為混元大羅金仙後,就能後發先至,一舉超越前人。

當然,別的大神通者,能夠獲得一次證道的機會,就已經是僥天之幸了,恨不得立即就開始證道,哪裏會壓一壓,再攢一個證道的機會。

但姜塵不同,他雖然還沒有成為準聖,但他的身上,已經有了好幾條成道之路。一個是重塑洪荒天地,一個是混沌青蓮,還有一個,是他正在研究的斬三世以力成道的法門。

就這,他還沒有算神道,以及氣運成道,若是再算上這兩種,他現如今,身上已經有了五種成道之法。

若是再加上十二都天神煞大陣,毀滅與創造之道,那就是七種成道之法。

雖然,這七種成道之法,姜塵不一定能夠全部做到,但是,哪怕只是能夠多做到一種,對他的未來而言,都有著莫大的好處。

所以,這七種成道之法,就算姜塵無法全部做到,那他也要盡可能的去嘗試,盡量將自己能夠做到的成道之法全部做到。

而重塑洪荒天地這條成道之路,目前來說,姜塵能夠做到的幾率極大。既如此,他又怎麽可能會放棄?

混沌青蓮成道之法,這是保底,足以確保姜塵未來無論如何都能修成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

這就是姜塵與其余大神通者最大的不同,他有保底,所以他可以隨便浪,哪怕最後失敗了,他也能成為混元大羅金仙,只是只能從第一重天開始慢慢往上爬罷了。

可他最後要是成功了,那他的起點,無疑從一開始,就超越了一大批人,甚至於,直接追上那些前輩們。

都有保底了,姜塵還有什麽不敢浪的?保底讓他無所畏懼,讓他徹底放飛自我,姜塵接下來的行事,會比之前更加的囂張,更加的無所顧忌,這都是保底給他帶來的底氣。

不然的話,姜塵怎麽敢生出對世家門閥動手的念頭?自古以來,敢對世家門閥動手的皇帝,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人王又怎麽了?

若是遠古時代,人族統禦萬族的時候,人王集萬民之力於一身,自然可以鎮壓一切。可如今,人族正值內憂外患之際,人王的權柄無疑被削弱了很多。

人族沒有外敵時,其內部勢力再囂張,也得屈服於人王的威嚴之下。可人族一旦有了敵人,且還是強大的敵人時,再過分逼迫人族內部各大勢力的話,很可能會導致他們投敵。

簡單來說,人族稱霸天地時,他們沒得選,只能屈服人王。可人族若不能稱霸天地,那他們就多了很多的選擇,不一定要臣服於人王。

選擇多了,心思也就多了。

若不是確定自己未來必成混元大羅金仙,姜塵為了求穩,也是不敢向他們動手的,以免引起人族動蕩。

然而,混元大羅金仙具有鎮壓一切的威力,這是洪荒的定海神針,連天地都能鎮壓,何況人族?

心中有了底氣,自然不怕人族動蕩,便是人族內部勢力全部投敵,姜塵也有自信以一己之力護住整個人族,使得三界內外,無人敢犯人族。

歷代人王,不動那些人族蛀蟲,不是因為不敢,而是不能。動了他們,容易引起人族動蕩,導致人族勢力衰退,如果於此時萬族趁勢而起,很可能會動搖人族的根基。

而留著他們,固然有弊,但也有利,可以用他們的力量來威懾萬族,使得萬族不敢挑釁人族威嚴。

總之,留著他們,利大於弊,所以才沒有人王對他們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