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三章 兇獸!(第2/2頁)

綠豆大小的光點,代表的是先天道尊,黃豆大小的光點,代表的是準聖。而那九鼎中心,一個宛如花生大小的殷紅色光點,代表的自然是那頭被封印的大神通者級別的初代兇獸。

“兩百三十一個先天道尊,竟然這麽多?”

九鼎之前,姜塵仔細數了一下,發現那被上古強者封印的先天道尊,足有兩百三十一個,其中被禹王都封印的,就有一百多個。

而除了先天道尊之外,被封印的準聖級妖魔就少了,只有十三個,至於大神通者,更是只有一個。

“這兩百四十五尊強者中,起碼有八成是兇獸,只有兩成是禍世的妖魔,這才正常嘛。”

這次發現,算是解開了姜塵心裏的一個疑惑,他一直都在覺得奇怪,自三皇五帝成道之後,人族的威望便達到了頂峰,應該無人敢招惹才對。

可是,禹王期間,一個接一個的強者冒出來,時不時的霍亂天下,這明顯不正常。

倘若人族的威望真的達到了頂峰,那些強者又如何敢冒犯人族?這不就成了駁論?

現如今,看了那些被封印的強者後,姜塵終於想明白了原因。敢在禹王期間鬧事的,大都是兇獸。只有極少部分腦袋不清醒的強者,才敢挑釁禹王。

洪水泛濫,大地危在旦夕,正是兇獸最為活躍的事段。在那尊大神通者級別的初代兇獸的號召下,各地都有兇獸作亂,以助長洪水的氣焰。

而禹王一路走來,一邊治理洪水,一邊將那些作亂的兇獸,全都鎮壓。

最開始,天地間流傳的說法,肯定是禹王將個大兇獸封印。可隨著歲月的流逝,傳言便漸漸發生變化,變成了禹王鎮壓了諸多強者。

兇獸雖強,但沒有靈智,當不得強者之稱。

“先去看看那頭大神通者級別的初代兇獸,真希望他已經死透了。”

確認了那些被封印的強者的來歷,以及被封印的地點後,姜塵終於開始行動起來了。

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那頭大神通者級別的初代兇獸,他想看看,無數年過去了,這頭初代兇獸的處境如何,如今有沒有隕落。

歲月,是世間最可怕的武器,縱使是大神通者,被封印了無數年,得不到補充,力量也會被削弱,甚至是隕落。

……

初代兇獸都是混沌魔神的精血所化,堪稱魔神之子,每一個都擁有著不亞於先天神聖的資質。而那頭被禹王封印的初代兇獸,一身實力已至大神通者的境界,極為的強大。

正常而言,若是一對一,禹王也不一定是那頭初代兇獸的對手。

只是,那頭初代兇獸因為摧毀天河的緣故,被當時的天帝打成了重傷,實力十不存一,這才敗於禹王之手,被他封印。

禹王期間,當時的天帝,正是五行天帝中的最後一位天帝,北方黑帝顓頊。

先是人皇,然後登天為帝,在天人氣運的加持下,顓頊帝的實力堪比混元大羅金仙,就是這樣,也只是將那頭初代兇獸打成重傷,而不是將其斬殺,可見他的強大。

兇獸,秉承混沌魔神的怨念而生,以毀滅洪荒天地為己任,這樣可怕的存在,就是禹王在仁慈,也是對他動了殺心,不想留下他。

可是,那頭初代兇獸的實力太強了,就連天帝都無法將其斬殺,更別說禹王了。所以,禹王無奈,只得想盡一切辦法的將他封印。

為了封印那頭初代兇獸,禹王先是以人族氣運為鎖鏈,捆住了他的四肢,使得他無法動彈。接著又以九州本源化成九座大鼎,落在他的識海,以封印他的真靈,使其無法思考。

最後,禹王牽引天地之力,化成天地磨盤,想要一點點的磨滅他的力量,將他煉化。

禹王是真的想讓他死,以為天地除此大害。可惜,未能禹王將那兇獸磨滅,他便先一步隕落了。

……

九州核心,這裏是龍脈的匯聚地,無數靈機在這裏匯聚,衍生出一縷縷造化之氣,分別向九州湧去。

這是天地造化之氣,若是融與地脈,即可化成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