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名望(第2/3頁)

禹王一生無殺,九鼎繼承了他的意志,面對敵人,只鎮不殺。是故,哪怕禹王隕落,九鼎之中依舊封印了不少強大的存在。

這都是在禹王隕落後,敢於作亂的妖魔,被九鼎鎮壓,封印了起來。

“啊~~”

這魔道強者的遭遇,嚇了其余年輕人一大跳。當即,那些想要反抗的高手,立即熄了這個念頭,任由九鼎的力量將他們驅逐。

……

……

“人族,這是要犯眾怒啊!”

等這些隱藏在九州的高手,被九鼎全部驅逐出去之後,他們立即就與外界的高手聯合起來,對於姜塵封鎖九州的行為,大加指責。

群情激憤之下,甚至有人祭起先天靈寶,要打碎九州結界。可惜,這人也就是做做樣子,到底沒敢真的下手。

大地深處,姜塵看著眼前的九鼎沉默不語。

至於外界的言論,以他的修為,當然是聽到了。不過,他也沒有太過在意,若是他連一群螻蟻的叫囂都要放在心上,那他活著得有多累啊。

“夏商周三代期間,九鼎並非埋葬於地下,而是被供奉在王都,為王權的象征,有著鎮壓天地的寓意。”

“只是後來,大周失勢,以至於諸侯並起、王權旁落,各國國主無不窺視九鼎,想要一稱其重。”

“九鼎有靈,見諸國混戰,自發的遁入大地,以延續九州龍脈。”

九鼎作為禮器,一開始當然不是被埋在地下的。夏朝也好,商朝、周朝也罷,都是將其供起來的。在沒有傳國玉璽的年代,九鼎就是王權的象征。

後來,要不是九鼎遺失,那始皇帝也不至於打造傳國玉璽了。論及正途,九鼎還在傳國玉璽之上。

如今,姜塵有志於人皇之位,想要一統人族,成就無上霸業,自然少不得九鼎的助力。

也就是說,他得把九鼎從地下挖出去。不對,不是挖,而是讓九鼎主動從地上飛出來,落在他的面前。如此,方能證明他是天命所歸。

九鼎主動來投,這比說多少話都有用,直接就能把姜塵的威望推到最頂峰。

是的,姜塵現在很缺威望。

攻打北俱蘆洲,滅了妖族,確實給姜塵帶來了極大的威望。可那是在修煉界的威望,涉及不到普通的老百姓。而人族最多的,就是凡人了。

修煉之人都知道姜塵很牛逼,完成了數代人族都沒完成的宏業,滅了妖族余孽。但是,凡人不知道啊。

姜塵想要成為人皇,不止要有修煉之人的支持,更要有凡人的支持。唯有如此,他的位置才能坐穩。

就像姜塵現在,雖有人王道果,但卻極為不穩,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這就是缺了普通人支持的後果。

想要獲得普通人的支持,姜塵首先就要在民間建立巨大的威望,讓大部分人族都知道他,如此,方能執行接下來的計劃。

唯名與器,不可假於他人。

想要成大事,依仗的,無非是名與器罷了。這名,就是名望。這器,指的是權力。

權力,先不說姜塵是人王,就說他背後站著的是姜家,這權力,肯定是不缺的。

倒是名望,姜塵出道至今,也就是在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時候,露了一下臉,在這之後,就很少來南瞻部洲了。人間的威望,幾乎等於零。

嗯,也不是等於零,神霄九宸大帝在人間的威望,還是挺大的。但這威望,不好動用。

若無巨大的名望,就是姜塵公然宣稱自己是九霄大帝的轉世,也不見得能有幾人相信。可他要是有了巨大的名望,那就是公然宣稱自己是紫微大帝的轉世,也能讓人深信不疑。

身份不同,所說的話,含金量自然也不同。身份高的人,說的話,能讓人下意識的信服。

“名望啊!”

姜塵有些失神,千古難逃名與利,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會因為名望的事而苦惱。

讓九鼎主動投懷,這就不亞於宣稱姜塵是聖皇在世,不需多久,就能讓他名滿整個南瞻部洲,獲得前所未有的威望。

但此事仍需好好謀劃一番,不能操之過急,待尋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方能將效果拉滿。

現在,肯定是不行的,姜塵如今連地盤都沒有,取出九鼎也無意義,都找不到地方安放。待他有了一定的地盤,方能取出九鼎。

“哎,早知今日,我就多在人間樓露臉了。”

姜塵有些無奈,當年的他,一心想著修煉,好打破萬年的詛咒,根本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會想著成為人皇。

若是早早的預見到這一幕,那他一定勤回南瞻部洲,每隔一段時間就刷上一些威望,讓他的名聲,在民間口口相傳。

可惜,他沒有先見之明,提前預見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