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零章 城隍(第2/3頁)

這是城隍廟!

何為城隍?就是守護城池之神,專責這一地區的大小陰間事務。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這是姜塵開創的北陰酆都神系,在他的設想之中,要在每一個城池之中,都設下城隍廟,冊封城隍神,在守護城池的同時,也負責此地的陰間事物,以緩解幽冥界的壓力。

三界真的是太大了,無時無刻不在有人死去,而這些人死後,靈魂都要前往地府,由陰司判定,是賞賜罰,是繼續輪回,還是送往天庭,亦或者是打入地獄……

陰司的人手就這麽多,可每日都要處理無數事物,難免會忙不過來,久而久之,就會滋生混亂,使得鬼界不寧,從而影響到人間,使得人鬼失衡,天地漸漸生出紛亂。

城隍體系的出現,就是為了緩解陰司的壓力而生,地上的生靈死後,其生前罪孽,死後該往何方,皆由城隍來判定,隨後匯報於陰司,如此一來,地府的壓力自然大減。

當然,這個體系好歸好,可卻會削弱地府的權柄,等於是從地府的身上挖肉,地府未必會同意。

但是,地府同不同意關姜塵什麽事,地府又不是他的,再說了,他開辟出城隍神系的目的,未必就沒有與地府奪權的意思。

幽冥界,有一個聲音就夠了。眾人死後,也只需聽到一個人聲音,那就是酆都大帝的聲音。至於地府,注定腐朽的政權,終將會被他所淘汰。

北陰酆都大帝,鬼神之主,這才是幽冥界天定的主人。

在天,上乘紫微星。在人,與人皇相對應。在地,他是鬼神之主。故而,酆都大帝成為幽冥界之主,實乃實至名歸之事。

酆都大帝,或許也是受到紫微星眷顧的命格。自從被上清聖人打開思路之後,姜塵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

人間天子秉承紫微天命而生,那鬼道帝皇豈不是一樣?

要知道,酆都大帝的身上,可還頂著一個紫薇大帝化身的名頭。照此算來,酆都大帝也是紫微天命眷顧之人。

凡事都要做兩手準備,這樣的話,一路不成,還有另一條退路,不至於徹底斷絕希望。

人間天子是一手準備,酆都鬼帝亦是一手準備。而酆都鬼帝這條路,姜塵很早之前就在謀劃了,眼前這座城隍廟,就是成果。

當年,姜塵於上清宮悟道,為眾弟子創造了兩大法術體系,其一,是神霄體系,以雷法為主,修煉這條體系的弟子,可前往神霄府任職,掌握天地刑罰之權。

而第二大體系,便是北陰酆都體系,以鬼道為主,修煉這條體系的弟子,化身為城隍,執掌一地權柄,賞罰善惡,驅神馭鬼,以積累功德。

神霄體系還好,是正經的仙道路子,可北陰酆都體系,這是姜塵特意為死去的弟子準備的,名為仙道,可實際上卻是披著仙道皮的神道。

當時姜塵的想法很簡單,活著讓你修煉仙道,你若能成,便不會死。可你要是死了,就說明你不適合修煉仙道,那便轉修神道吧。

……

“城隍!”

望著眼前的城隍廟,姜塵的眼神很是深邃。城隍廟,只有蒼山這片地域才有,其余的地方並沒有。

因為姜塵並沒有將它普及開來,他本就是在蒼山試行此道,若結果可行,那便推廣至整個三界,若不可行,那便要總結經驗,反省為何不可行。

看此地城隍香火鼎盛,且百姓進出往來之間,紛紛面帶喜色,不見懼色,顯然是發自內心的信仰於他。由此可見,此地城隍還是可以的,盡忠職守,這才獲得了百姓的認可。

姜塵沒有上前詢問,一個城隍也看不出來什麽,站在原地,身體雖然未動,但他的視野確實越來越高,很快就將整個蒼山盡收眼底。

與此同時,蒼山之內,那一座座城隍廟,一個接一個的在姜塵眼前浮現,快速的串成了一條線,微微的綻放光芒。這些光芒,有強有弱,主要以赤色為主,黑色為輔。

姜塵看了一眼,發現赤黑相間的光芒之中,黑色只占據了極為微小的一部分,連數萬分之一都沒有,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上清宮的弟子還是可以的,品德不說高尚,但也能安分守己,不做壞事。

城隍廟為陰中之陽,是神道在外的顯化,雖位於虛幻,但卻擁有幹涉現實之力,故而以赤光顯化,赤光越是純正,威力也就越大。而那黑光,便是業力所化之光了。

天道審判,尚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更別說是人了。上清宮弟子成為城隍之後,哪怕秉公執法,也會引起部分人的不滿。

更別說,秉公執法這件事,本身他就說不清,無論怎麽判,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讓所有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