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仙道難入啊(第2/2頁)

故而,收徒是件很慎重的事,挑選弟子時,一定會慎而又慎,恨不得將其祖宗十八輩,三生三世,全都查清楚。唯有確定其來歷清清白白,才會將其收為弟子。

想那封神之時,為何截教弟子前赴後繼的出門送死,為的,就是那份師兄弟之情。同門有難,我豈能袖手旁觀?

明知會死,也要去,非去不可。

還有闡教,弟子也一向是共進退的。

拜入仙門,未來就妥了,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都能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就是出門在外,被人欺負了,也有師兄弟為你討回公道。

與這些好處相比,收錄弟子時嚴格些,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仙門的待遇太好了。

像什麽一群人前來拜師,只要資質夠優秀,就能拜入仙門學習仙法,這在姜塵看來,是完全不可能的。

別說不知根知底的,就是知根知底的,想要學習仙法,也需先研讀三年道經,如此,方有資格拜入仙門,傳授仙法。

仙道清貴,豈可輕傳,絕非說說而已。唯有旁門左道,如那佛門,在招收弟子時,才會生冷不忌,不管是不是人,只有來拜師,我都要。

嚴格些的仙門,非但要研讀三年道經,更要伺候師門長輩三年,砍柴挑水三年,如此三年復三年,方有資格被授予仙法。

這是通過這種方式,告知世人,仙道清貴,不可輕傳。也暗喻求道艱難,若無堅韌的心性,不屈的意志,斷然難以有所成就。

為何姜塵抓了幾個大羅金仙,就敢找上他們身後的師門?就是因為,弟子與師門之間的聯系太過緊密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弟子犯錯,是真的能連累整個師門的。所以,仙門招收弟子,盡量都是選知根知底的,實在是被坑怕了。

知根知底的,都能出事,更別說不知跟知底的了。

所以,姜塵才會想著,在小蒼山脈之下遷徙人口,讓其在這裏繁衍生息。眼皮子底下的百姓,肯定要比外地的百姓更值得信任。

另外,上清宮也可在此傳播教義,讓附近生靈,從小就堅定向道之心,以維護上清宮利益為重。如此,日後招收弟子時,也更容易些。

而且,附近生靈常年沐浴在上清宮的道韻之下,誕生出好苗子的概率,也比別的地方大上許多。

若真讓姜塵的計劃成了,那擁有大量生員的上清宮,日後香火肯定會愈發的鼎盛,高手層也會出不窮,成為三界頂級勢力,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姜塵的計劃雖好,但想要做到這一切,卻都是建立在他能打下小蒼山脈,以及治理好小蒼山脈的前提之下。

若姜塵沒能打下小蒼山脈,或者說,打下小蒼山脈之後卻沒能改善此地惡劣的環境,那姜塵現在所謀劃的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一觸即碎。

……

……

又觀察了一會兒小蒼山脈,姜塵取出化仙池,朝他問道:“道友,你覺得此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