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一心三用

“跟我鬥地主的是個大主播?”

應傑看著評論區開始零零散散刷新的消息抓了抓自己的頭發,大概了解到為什麽忽然有人進入自己直播間了。

不過網友也真是離譜,自己只是跟人家鬥地主,居然能直接順著網線找到自己直播間。

怎麽沒有人順著網線找到自己住的酒店?

應傑根據評論區的名字找到了這個名叫喬老師的直播間。

稍微看了一眼,應傑發現對方一共只有十幾萬的粉絲,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個數據不要說放在後面注水量龐大的tiktok,就算是用戶量開始不斷流失的阿b,這種粉絲量的都不算什麽大主播。

後世隨便擦個邊都能擦出來的粉絲量,在這個直播剛剛出來的時代,已經是頂流了。

還是網友太少了,手機端的普及還是不夠。

而且連注水都不會,這個平台寄了。

應傑忍不住搖了搖頭,發現對面直接不自動匹配,直接開始創建房間邀請自己鬥地主了。

看這個樣子,剛才輸了兩盤之後對方有點輸急眼了,不贏自己幾把,甚至爆殺自己,對方心裏都過意不去。

但是你跟我打牌,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我們打牌都不知道拆多少副牌混在一起,怕的就是下意識都算出來了。

剛才兩把看起來好像運氣很好的對局,完全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讓對方好像以為自己只有運氣。

但實際上三人鬥地主這個盤量,自己隨便算,都能把牌算出來。

甚至不用算,答案自動就擠到腦子裏面來了。

算力溢出的感覺好痛苦呀!

【應傑,明天早上10:00比賽,晚上11:00還在打牌是吧?!】

“唉,居然有人知道我?”

應傑看著評論有些驚訝的說了一句。

原來應傑上央視之後總感覺自己成名人了,是公眾人物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但後來發現出了中國棋院的大門,根本沒有人認識自己。

而上央視在很多普通人看來是極其寶貴的機會。

但國家隊的運動員基本上上央視的頻率都不算太低,畢竟央視也有差不多十個頻道需要新聞采訪。

像是行業第一人介紹的采訪就更多,但是光新聞采訪很難出圈,就像陸力九段被采訪了多少年,一年采訪多少次了,出去打個的都沒有人認識他。

應傑雖然好幾次言論出圈,但是對圍棋之外的涉及實在是太少,很少還有不了解圍棋相關的人知道應傑。

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自媒體實在是太少了,如果在後市的話,可能一個新聞出來,後面幾十個營銷號就能切片。

任何一個點被人關注的,就有可能病毒式的進行傳播,這種傳播力度都是傳統媒體沒有辦法媲美的。

傳統媒體時代的運動員出生基本上都是教科書級的轟炸,是真的“教科書級”,因為活著上課本了。

這種範圍的普及是自媒體都沒有辦法媲美的,真正的超模力量。

應傑目前顯然還沒有到這個級別,就算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行業沒有辦法跟人家的行業進行比較。

更不要說真正能上教科書的都是代表一種精神了,都已經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

飛人能得到大力宣傳就是因為打破紀錄,就是代表著中國人、黃種人的體質不比任何一個人種差。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樹立民族自信。

【下圍棋的?】

【圍棋?我就知道五子棋。】

【圍棋不是聶風九段嗎?我小時候聽我爸說過他】

【你這個版本落後至少四個了。】

【下圍棋的難道不應該都是比較老的嗎?隔壁下象棋不都是30歲才是厲害的時候。】

看著上面零零散散刷的評論,應傑瞟了一眼牌,然後咳嗽了兩下。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那氣氛到這裏我也不能不說了。”

【???】

【誰問你了?】

“看來圍棋盲還是不少啊,在這裏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叫做應傑,95年出生,現在暫時是世界圍棋第一人。

咳咳咳,特地用了暫時,謙虛是美德,因為之前被約談過。

正式比賽我是單盤幾比零碾壓前世界第一人韓國棋手高永夏,至於到底的幾比零,贏的太多了已經我忘了。

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唉,我成為職業圍棋棋手以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輸過,特別想輸一場,但是唉,就沒輸過,特別難受你知道嗎?

金庸的小說看過沒有,就是獨孤求敗那種縱橫江湖三十馀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世界冠軍獲得過兩次,因為一共參加的世界大賽就兩次,參加就把冠軍拿了,也是蠻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