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遺憾

“好的,謝謝。”

接受完采訪之後,應傑和記者點了點頭,隨後記者就離開了,應傑簡單的喝了一口水之後,馬上又迎接下一波記者的采訪。

這個是應傑回國之後的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波的采訪了,自從應傑在韓國第一階段拿下農心杯四連勝之後,回國便是一大堆采訪。

民族情節,外戰英雄,少年天才。

應傑Buff都已經快加滿了。

離得最近的圍棋雜志第一時間來棋院逮應傑拍了幾組照片當封面,而且這次好像多拍了不少,準備後面連出三期封面。

畢竟馬上七月份還有應傑進入決賽的好消息,八月份的棋聖戰,還有九月份的亞運會。

雜志社感覺如果再不多拍一點的話,到時候又抓不到應傑了。

並且對方超額給了筆潤筆費希望應傑可以解說一下自己農心杯的四盤自戰。

沒時間的話,光解說個第四盤也行。

棋迷的呼聲太大了,他們都已經蓋不住了。

至於其他的各種小報記者更是數不勝數,棋院已經盡力幫應傑擋下了不少不入流的小報。

但是有一些大報紙、大媒體,他們也不好拒絕。

畢竟有的類級別比他們棋院還高。

就像剛才出去的記者就是央媽的,上一個出去的是人日。

某種意義上來說,上這種新聞,不是光宗耀祖,就是遺臭萬年。

央媽記者過來的時候還和應傑透露一個“小道消息”,央媽有意在應傑拿下亞運會金牌或者第一個世界冠軍的時候,給應傑專門弄一個專題報道。

而且不是CCTV-5體育頻道。

而是CCTV-1綜合頻道。

餅畫的可以說很大的。

畢竟應傑是自上個世紀以來,目前看起來最有可能登頂世界第一的中國棋手。

不,已經不是最有可能了,是隨時準備登基,就差幾個世界冠軍表示正統性了。

“累了吧?”

國家隊總教練俞老在今天的采訪結束之後,笑著過來問了一句。

為了不打亂應傑的訓練節奏,棋院把所有記者都安排好,集中在一天,讓應傑抽出時間把一些沒有辦法拒絕的媒體采訪一次性做掉。

快刀斬亂麻。

“采訪的太多,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好幾輪采訪之後,應傑感覺自己都不會裝逼了。

裝太多了,存貨都不夠了。

看著抱怨的應傑,俞老笑著搖了搖頭。

對於他們來說,這種采訪也是很久之前也享受過的待遇了。

看起來好像打擾了,但你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會被人家當成香餑餑。

只能說痛並快樂著。

“不只是采訪啊,還有好多廣告,MD,看他們報價我都心動了。”

應傑翻了翻自己手機上面的短信,雖然之前就有廣告商聯系自己,但這次回來之後聯系的就更多了。

尤其是臨近亞運會,似乎不少人都對應傑產生了興趣,想趁著亞運會之前應傑身價還沒漲起來的時候,簽一波代言。

畢竟亞運冠軍,代言費還是有一點高的。

尤其是有話題度的亞運冠軍。

不過應傑對大部分代言都沒有什麽興趣,尤其是不少小品牌,不知道什麽時候爆雷的,還得坑自己一波。

“你要是能拿到亞運會的金牌,到時候聯系你的就更多了。

之前還有牛奶企業,希望團體賽的六個人一起代言,我們也在商量要不要接。”

俞老默默的點了根煙,應傑身上可以炒作的點實在是太多了。

“積貧積弱”的圍棋項目,15歲少年力挽狂瀾,登頂第一,豪奪亞運金牌。

你說之前中國圍棋就有不少成績?但在廣大網友眼中中國不是第一不就是積貧積弱嗎?

棋院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後悔的捶胸頓足,為什麽圍棋沒有申報個人項目?!

要不然的話拿個個人項目的金牌回來,比什麽團體和混雙的要有分量多了。

直接就可以把應傑捧上第一人的位置。

但可惜在應傑出現之前申報的時候,大家都默認如果舉辦個人賽,大概率會給韓國送金牌。

現在卻此一時彼一時了。

大家又後悔了。

“韓國亞運會已經宣布取消圍棋項目了,下下屆我們大概率也不會舉辦,如果還有機會的話就得等到2022年了。”

俞老說著都忍不住都有點惆悵,對於圍棋來說,亞運會這種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他並不是亞運會的常駐項目。

甚至可能每個圍棋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

“2022我不才27嗎?”

聽到這話,俞老忍不住尷尬的和應傑對視了一眼。

對哦,這狗東西這個月才滿15周歲。

到了2022年,也才27歲。

按現在的標準來衡量的話,大概處於巔峰期剛剛進入尾聲的階段,距離職業生涯結束還有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