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1-1

“唉。”

陸力九段看著棋盤上面的局面搖了搖頭。

BC杯世界圍棋錦標賽,決賽第二局。

行棋至兩百多手,棋局已經進入了小官子的狀態,此時的形勢在頂尖棋手的眼裏面已經很明朗了。

對局的兩名棋手已經算清楚了收官的順序和結果。

黑棋半目勝。

陸力九段並沒有第一時間認輸,而是自己往沙發後面上靠了靠開始思考了起來。

中盤對殺的時候陸力九段算漏了點的好手,導致對殺慢了一氣,後面雖然追上不少,但最後還是差了半目。

雖然半目輸贏經常被人說成運氣,但是輸了就是輸了,沒有什麽可爭辯的。

比賽結果永遠就是事實。

如果換成中國規則的話,就是陸力九段贏半目,但可惜換不得。

圍棋的比賽規則並非國際通行,而是各有不同。

傳承於唐朝的扶桑圍棋規則,黑先,貼六目半。

終局時,需將提子填回自己的空中,然後數出雙方所圍住的空點,黑棋減去六目半與白棋相比,多則勝,少則負。其他諸如韓國規則、美國規則都傳承於扶桑規則,又略有改變。

相較之下,中國圍棋規則為黑先,貼3又3/4子,相當於七目半。終局時,只需要數出一方的連子帶空的點數,若是黑棋需減去3又3/4子。與棋盤所有交叉點的一半進行比較,多則勝,少則負。

而應氏規則,在中國規則的基礎上變得更加華麗,終局後需將棋盤空地全部填滿再做計算。

至於哪種情況下采用哪種圍棋規則,大致是“誰出錢誰說了算”。

所謂天大地大,金主最大。

誰願意掏錢辦個比賽,你說用什麽規則就用什麽規則,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即中國主辦的比賽用中國規則,中國寶島應氏圍棋基金會主辦的賽事用應氏規則,相應韓日主辦賽事就用韓日規則。

事實上,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圍棋規則,造成了圍棋國際化推廣過程中的巨大困難。

大家各說各的,上輩子就有韓國媒體的標題是,如果是韓國規則,夢百合杯的決賽是韓國人贏了半目。

暗戳戳的對比賽結果表示不滿。

但是沒有辦法,大家都是誰都不服誰,也很難產生一個統一的國際機構。

相對於韓國頂尖棋手對中國規則的熟悉,中國要對日韓規則確實相對陌生一點。

因為中國圍棋甲乙丙級聯賽都開放了外援制度,各隊伍可以引進日韓的棋手作為輔助。

而韓國圍棋甲級聯賽雖然在舉辦一開始的時候承諾後續會開放,但到應傑穿越之前,都沒有開放外援制度。

當然了,各個國家的棋手肯定都更適應自己國家的規則,甚至在其他國家規則下也經常會下出避免自己家規則東西的一些棋。

作為頂尖棋手,必然是要適應各種比賽規則,如果將失敗歸咎於規則之上,本身就算是失了心氣。

歸根到底這局棋的失敗是陸力九段對殺產生的失誤。

頂尖棋手的棋局就是這個樣子,全局犯錯犯的很少,但是一步錯誤,一旦被對方抓住痛腳就容易導致全局失敗。

也就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還有第三局,而且就在明天,必須要調整好才行。

第二局跟第三局是連著一起下的,第二局的失敗者沒有辦法像第一局的敗者一樣有一天的空档時間可以調整心情,而是馬上就要進行第三輪的對局。

這也是經常世界大賽的決賽當中有人可以讓一追二的原因。

看著棋盤上面的局面和沒有落子的陸力九段,樸正煥的心情也略微放松了一點。

萬幸,第二局自己贏了。

樸正煥至今還記得上一次自己半決賽贏了高永夏九段,但是決賽輸給中國棋手時銘志後國內的評價。

樸正煥的心臟就是鳥心臟,嚇成這樣辜負了半決賽輸給他的高永夏,他沒有資格坐飛機回來,應該遊回來。

這已經是比較好聽的評價。

難聽的放出來都會直接變成星號。

樸正煥回國之後甚至收到了一些棋迷謾罵甚至是威脅的信件。

如果今天自己再輸了,尤其是0-2輸掉,樸正煥都不敢想會是什麽樣子。

韓國圍棋毀於樸正煥。

這種話出現都一點都不會奇怪。

幸好自己贏了。

希望陸力九段今天輸了之後狀態不好,沒有那麽快恢復過來吧。

樸正煥內心這麽安慰自己道。

陸力九段浪費了一次讀秒之後,並沒有落子,而是直接選擇停鐘認輸。

局面已經很簡明了,沒有收小官子的必要。

有這個時間不如回去跟自己的親友團聊一聊,放松放松心情。

確定陸力九段認輸後的樸正煥整個人終於放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