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互換角色的兩人

“我們可以看到,作為黑棋的應傑選手居然在左邊布下了一個變向中國流的陣勢。

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是光胤九段這半年來開局經常會采取的一個下法吧?”

“而光胤九段居然選擇了點三三,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個變化應該是應傑初段在大半年前幼獅賽下出來的變化吧?”

“這樣看的話,我都感覺好像我們把兩個人的棋拿反了一樣,感覺好像執黑的是光胤九段,執白的是應傑初段一般,我都想跟咱們導演確認一下,不要拿錯棋子了。”

女主持人看著場面上擺開的陣勢,笑著對旁邊的男解說嶽智八段開玩笑似的說了一句。

圍棋解說其實是一個很枯燥無聊的事情,因為正式比賽一局棋一下基本上都是三個小時起步,這局雙方有時候一步棋,甚至要思考半個小時。

而這半個小時,就需要解說自己想辦法來消耗這個時間。

即使在AI時代,有計算機提供的幾種變化,擺出來也就那幾分鐘,而這個時代沒有人工智能,人類擺出來的變化更少。

所以在講棋的時候,很多解說都會互相之間調侃,開一些玩笑之類的來延長時間,盡量讓觀眾感覺有趣。

當然有一些比較厲害的老前輩解說,直接在電視上就開車。

某個喜歡打橋牌的老前輩但凡講棋,都是車軲轆都壓到你臉上的那種。

飽滿,堅挺,松垮下去了……

不能細說。

而嶽智八段則是自己面無表情的擺著棋:“可能是鬥氣吧,雙方可能都已經研究對手很長時間了,反而使用對手最擅長使用的招法來試探對手。

不過點三三確實是今年很火的一個研究話題,即使在職業棋壇也有人開始下出來了,我今年在圍甲聯賽上面就看到了黃河在對局中使用點三三。

不過不怎麽樣,他那局的對手是我,還輸了。”

“我記得原來說的是兩翼張開點三三,但是自從應傑選手直接開局沒幾步點三三並且效果不錯後,很多職業選手也都接受了這種下法,並且開始不斷摸索新的變化。

嶽智八段覺得這種新的點三三下法有什麽可取之處和缺點嗎?”

嶽智聽到這話在棋盤上面擺出了一個變化:“這個是目前最被大家接受的三三變化,也就是省略了扳粘的交換,但是我個人認為,即使如此。

如果沒有強大的中盤計算力作為側應,直接開局點三三一樣是比較虧的下法,如果是有強大大局觀的職業選手還好。

業余選手不建議使用這種走法。”

“原來如此,這是嶽智九段的看法,我們來看看場上兩位選手下屬的變化。

光胤九段點完應傑後,應傑初段又去點了光胤九段的三三,這樣的開局還真是比較罕見,我也很好奇,隨著這個點三三下法的創始人應傑初段正式進入職業世界後,以後職業賽場上會不會出現四個角全部點三三的奇景。

我想要是真的出現了個畫面,一定會非常有趣。

不過在應傑選手點了光胤九段的角後,光胤九段並沒有選擇直接扳下,而是飛鎮,這又是新的變化嗎?”

在比賽賽場上,看到光胤九段的那一步飛鎮,應傑馬上想到前世一個有趣的表情包。

對方邀請你進行羋氏飛刀。

同意√

拒絕X

應傑想都沒想就直接頂了上去。

拒絕。

羋式飛刀的變化極端的多,並且一旦戰鬥起來,就算雙活下來也是小半個棋盤直接被塞得滿滿當當,後續整盤的棋都會因為這把飛刀受限。

就連後世的頂尖職業也不敢保證自己100%可以下對飛刀,更不要說現在就拿著幾張棋譜摸索的光胤九段了。

如果陪他下這把刀,應傑敢肯定自己勝率可以直接飆漲上去,畢竟自己早就已經熟知大部分正確答案,而對方還要臨場發揮。

就像是一個大型的考試,應傑已經提前拿到了大部分答案,老師已經圈劃好了重點。

而光胤如同大部分大學生一樣,期末沒有老師劃重點,直接兩眼一摸黑就去考試。

到底誰能及格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如果這樣簡單的就贏了,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這局棋是為了磨練自己,自己把對方當做磨刀石,以此來逼迫自己爆發出更大的潛力。

如果使用這把飛刀的話,這場對局最初的意義就沒了。

而且飛刀之所以是飛刀,就是在第一次出鞘的時候,威力最大。

這把刀不是留給光胤九段的。

而是端坐在更上面的那一位。

保留這把刀,就是為了在世界大賽上,給這位一點小小的羋刀震撼。

看到頂上來的應傑,光胤並沒有馬上跟著繼續下下來,反而是開始思考起了後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