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絕藝

“金角銀邊草肚皮。

你下在角上面,就像你可以依托自己的父母一樣,角地兩邊的邊線可以給你作為依托,幫助你進行向中盤進行發展。

而下在四個邊上,只有一條邊,可以作為依靠。

而電視劇上的所謂第一手天元,四面八方都漏風,就像是無根之木一樣。

所以開局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角地,以這裏為根據地,向中間擴張,但也不要太注重於角地,因為中腹的面積更大。

一味的注重邊角想要先撈後洗,最後就會像俞仁健跟我的幾盤棋一樣,只能被委屈的被封死在角地。”

聽著給陸菁菁講棋的應傑,坐在旁邊的同學俞仁健立馬表示抗議:“這是對你!先撈後洗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反正遇事不決撈實地肯定不會錯!”

“那你要中間能活出來才行,不然你的實地根本就不夠,光撈地把別人越撞越厚,以後反而會作繭自縛。”

“所以你們說的那種什麽是勢和地,到底哪個重要?”

陸菁菁看著棋盤撐著腦袋,忍不住說了一句,基本規則自己都弄懂了,但怎麽越下越糊塗?

難道不是吃子最重要嗎?

還是象棋好,一眼就能看清楚。

“勢地之爭對於初學者來說並沒有什麽爭論的意義,基本規則你弄懂了,後面多做一點死活題,然後可以大概點清目數就可以了。

做到這幾點,這次比賽問題不是特別大。”

俞仁健聽到這話搖了搖頭:“應傑,太為難她了吧,現在指望他能點清目數根本不現實,初學者根本點不清楚的。”

象棋跟圍棋作為中國兩大傳統棋類,象棋的普及程度很高,而圍棋普及程度很低。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象棋的勝負點很清楚,就算不會下,大家都知道,只要將死了,就輸了。

而且象棋越下越小,局勢就算是初學者看來也會越來越清楚。

但是圍棋不一樣,是要按照目數多少來決定勝負,而且圍棋的棋子是越下越多,對於高段棋手來說,越下越多但是棋盤的空位變小了,可以越來越簡單的數清楚。

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就不友好了,一個棋盤的棋子眼都看花了,更不要說數清楚了。

陸菁菁聽到這話不服的說了一句:“看不起誰呢?”

“這樣吧,菁菁,死活你應該明白,下到後面的時候就看棋盤上面黑白哪塊活棋的面積大,大的就是贏了。”

應傑稍微想了一下,這對新手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雖然肯定不精確,但是比較直觀的可以看出來。

“前途渺茫啊,陸菁菁一個新手,張志鵬棋力也不怎麽樣,我們兩個要但凡輸了一局,直接就被淘汰了。”

俞仁健忍不住抓了抓頭發,這次參加的市級比賽是以學校來報名的,每一個學校四名選手參加比賽。

展開四對四的對決,勝場多者晉級,如果比分為2:2,主將一台勝者計2分,主將台勝隊伍晉級。

和大部分圍棋聯賽差不多的規則。

“不用太擔心,市級的這種業余組的少年比賽四台甚至三台都不怎麽會下棋,和小陸差距都不會太大。”

圍棋普及程度可以說低的令人發指,上輩子能出圈還是因為某些騎手的貢獻。

在出圈之前,圍棋世界冠軍的名字沒幾個人聽過。

應傑上輩子也參加過大學生圍棋比賽,大部分大學的大學生四台基本上也都是那種知道規則的K級新手,拉過來湊數的。

“來,小陸,本大爺來指點你一番,讓你五子,讓你看看新手和高手之間的差距。”

“來就來,等一下別下哭。”

看著兩邊擺起棋來的應傑,坐到旁邊的棋盤邊上打起了譜。

昨天晚上受讓絕藝三子,兩目半負。

應傑能感覺到自己中盤的時候出現了不少失誤,被Ai敏銳的抓到,一套組合拳之下整盤棋的形式急轉直下。

“歡迎使用絕藝圍棋。”

應傑熟練的打開了系統。

絕藝,阿爾法狗之後公認最優秀的圍棋人工智能,中國圍棋國家隊專用AI。

圍棋有一套鮮明的實力計算方法,等級分。

就像龍珠裏面的戰鬥力一樣,等級分代表著棋手的強弱,雖然不代表等級分高的100%戰勝比自己分數低的選手,但也可以直觀的看出兩人之間實力的差距。

按照中國的圍棋的積分計算,基本上中國每一代領軍人物的等級分都能超過2700分,同時2700分也是一個代表頂流的門檻。

上輩子中國世界冠軍人數超過20人,但是等積分超過2700分的只有14個人,最高分是由柯潔九段創下的2782分。

而作為最強人工智能的絕藝,等級分絕對在4000以上,甚至50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