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時代的眼淚

應傑猜對,執黑先行。

在現行的中華規則下,執白從Ai的角度算出優勢稍微大一點。

不過還是有很多棋手習慣執白或者執黑,在執白棋或者執黑棋的狀態下面勝率似乎會更高,當然,絕大多數棋手都是執白勝率高。

就比如著名的世界冠軍有才無德,執白的勝率就更高,甚至有著少負白潔的稱號,在某一年差點創造出執白不敗的記錄。

所以後世才會有世界冠軍苦練猜先的梗,穿越前的前中韓第一人也有誰執白就贏的趣事。

不過,10%勝率這種一目差距的開局優勢在人類看來,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存在的,人類根本感知不到。

應傑拿過黑棋,不加思索,放到了自己右上方的星位上,這手棋表示尊重。

齊振熙幾乎也沒有思索,左下角星位。

前四手棋雙方各占了兩個角地。

在圍棋當中,有著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簡單來說,圍棋是一個圈地遊戲,在角上圍空消耗的棋子是最少的,因為有兩個邊作為支撐,是最省力的。

看著對方白棋占據的兩個星位點,應傑完全沒有思考。

第五手,點三三。

“點三三?”

齊振熙看到這一步忍不住了說了一句:“你老師怎麽教你的?”

在他認識的棋理當中,對於星位“點三三”這種下法,是越早越虧的。

圍棋縱橫19道線,361處交叉點,有九處被標為點位,中間一點稱為天元,其余稱為星位。

通常會下棋的人第一步會下在邊角處的星位,或者星位旁邊的小目或者高目。

其中星位和高目更偏重於造勢,對於角部的控制力並不是太強,而小目對於角部的掌控很好,相應的,在外界的影響力就會弱一點。

星位本身就是取勢,而點三三基本上就等於幫助別人把勢發展起來。

但從這個時代的棋理來說的話,齊振熙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應傑的棋不是這個世界,也不是這個時代的圍棋。

應傑,男,24歲,不對,這輩子應該說是14歲才對,一個所有世界都爛大街的穿越者。

在原來的世界,2023的應傑還是一個圍棋的沖段青年,小時候因為父親喜歡圍棋曾經在圍棋道場學習過,但是小的時候的應傑並不喜歡下棋,尤其是嚴格到真的會打人的老師跟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在道場不到兩年的應傑就鬧著回了家。

隨後的應傑就跟大部分普通的孩子一樣,雖然丟了兩年書包,但是在小學的時候很快就撿了回來,17歲的時候考上了大學。

在大學的應傑卻在機緣巧合之下重新接觸到了圍棋,原本小時候那麽枯燥乏味,讓人感覺痛苦的圍棋,卻在大學的時候讓應傑沉迷其中。

黑與白,勢與地,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無比玄妙的黑白世界讓應傑沉溺其中。

讓大學時候的應傑重新走上了沖段少年的路,但是後面四次定段道路只有無盡的失敗。

即使曾經也無限接近過勝利。

但在最後輸了最關鍵,也是明明可以拿下的一局,導致無緣職業的道路。

這就是黑白世界,公平,但又無比的殘酷。

直到有一天,應傑在電腦面前復盤一不小心睡著後,穿越到了現在這個世界。

看著年輕的自己,本來以為自己是重生了,但是雖然世界的大體格局沒有變化,但整個世界上面的知名人物都變了。

而對於應傑來說,最大的變化是,這個世界,攻破圍棋的Ai還沒有出現。

對於圍棋來說,圍棋AI出現之前跟出現之後,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遊戲。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定式上。

所謂定式,這是一種在布局階段,雙方都不虧的下法。

是無數前輩日積月累不斷摸索出來的答案。

在正常人看來,這就是正確答案,如果不按正確答案寫的話就會錯。

因為圍棋你先我後,必然存在一種人類現在階段無法感知到,但卻一定存在的必勝解法。

而定式,就是在開局階段,經過前輩無數次實驗,在角上著子,達成黑白雙方的最優解,公認比較妥善的程式,最終形成雙方大體安定,利益大小均等的基本棋形。

當然,定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一開始的時候,黑先白後,黑棋是不用貼目的,那個時候發展出來的定式自然也不會適應現在的規則。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的秀策流。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認為黑白雙方均等的定式,在現在看來,漏洞百出。

因為歷史是螺旋上升的,不管是什麽東西都是不斷發展起來,今人更勝古人,圍棋同樣如此。

尤其是後世AI時代,AI的出現更是顛覆了整個圍棋的棋理,尤其是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