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軍營裏的,大多都是泥腿子,這些護送糧種的將領也一樣,他們比那些出身富貴的人更知道糧食對農戶的重要性。

若不是缺衣少食,誰會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來軍營。

更別說赫連曜在挑選他們的時候,故意選原籍在這些要種植優化糧種的。

現在這些將領和士兵,渾身都是勁兒,只想趕緊把仙靈大人給的糧種送回家鄉,讓鄉親父老們多點糧食,不用忍饑挨餓。

孫大力就是這些護送糧種的小旗旗主之一,是蘆洲三水府人士,到蘆洲之後,秦將軍留在了知府衙門,他跟總旗,還有一百來個弟兄,護送分發下來的糧種繼續往三水府趕,幾天之後,就進了三水府縣衙,跟縣令說明來意。

他們手裏有蓋著曜王大印的令旨,神色有些緊繃的仙靈終於舒了一口氣,急忙問他們:“不知前方戰況如何,我們這地方山高路遠,消息實在不通,只知道齊國東來國來勢洶洶,不知道近況啊。”

這些日子,時不時地有難民逃難過來,從他們口中,縣令等人才知道一些事,心中難免惶然。

要不是還沒聽到齊國東來國往他們這邊打來的消息,縣令和下邊的小吏早就帶著人往後邊撤了。

坐在孫大力上手的總旗道:“縣令有所不知,去年臘月曜王帶著大軍直奔甘州和牧州,牧州的東來國敵軍如今被阻擋在原地,甘州已重新歸我們大越,不出意外,下個月齊國大軍將退到徐州。”

“曜王?”

縣令聽聞前方戰況,十分欣喜:“武安侯重新站起來了?!還得封曜王!!!”

總旗點頭:“是,曜王去歲臘月身體全好了。”

“臘月那會兒定王叛亂,帶著十幾萬兵馬直入京都,周皇被嚇破了膽子,連夜帶著後妃皇族,還有一些達官顯貴,逃往南邊了,幸好曜王身體好了,能夠重新站起來,帶著留下的些許禁衛軍,以及自發組成的鄉勇,守住了京都,大敗定王。”

總旗這番話,信息量可太大了。

三水府縣令心驚肉跳,幹澀地道:“皇上他……退守南邊了?”

總旗點頭:“是,如今朝中諸事,皆由曜王定奪。”

縣令眼睛微微睜大:“皆由曜王定奪……”

他的手顫抖起來,望著總旗和孫大力這個小旗:“曜王這是……犯上作……”

他話還沒說完,總旗擡手:“我是三水府旁邊的人,知道縣令你不是迂腐之輩,若非曜王死守京都,如今又憑一己之力帶領大軍抗擊齊國和東來國大軍,你我,還有三水府,各州府的百姓,早就淪為刀下亡魂,亡國奴。”

“我們此次來,是奉曜王命令,督令各州府,種下新糧種。”

這一波接一波的,三水府縣令又頭大,又頭疼,他望著總旗和孫大力:“什麽新糧種?”

“此糧種說來縣令可能以為我在說笑,這可是司農星君座下仙靈降至人間賜下的神種,比咱們現在種的種子好數倍。”

“不僅一畝地可以產更多的糧食,還能抗蟲害,小風也刮不倒。”

“……”

三水府縣令望著他們,都懷疑自己現在是不是在做夢。

他揉了揉額頭,坐在椅子上道:“總旗,糧種一事,實在有些荒謬了。”

“哪裏荒謬,我們可是親眼所見這些糧種在仙靈大人手底下發芽生長,抽穗長成,真真切切地比現在的糧種好多了!”孫大力大聲道。

站在他和總旗身後的小兵也道:“可不是,短短一炷香的功夫,種子就被仙靈大人用仙法從種子養到熟了,絕不是假的。”

“對啊,我們都是親眼所見,還有軍營裏好些人也看見了呢,聽那些有幸吃過這些糧種煮的飯的人說,這些新糧種種出來的蕎麥飯可好吃了!”

小兵們你一言我一語,個個斬釘截鐵,總旗也點頭,向縣令表明這一切都是真的。

縣令目瞪口呆,總旗幹脆讓手底下的人去拿些糧種進來。

縣令夠著脖子往幾只裝糧種的口袋望去,只見裏邊各裝著高粱,蕎麥,稻子。

他忍不住抓起一把稻子,“好種子,好種子啊!”

縣令並非屍位素餐之輩,寒門出身的他也曾事過農桑,他敢對天發誓,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的稻谷種子,蕎麥和高粱亦是,挑不出一丁點不好。

這樣的種子,要是三水府全部種上,百姓們就能多吃幾碗飯了。

縣令心裏有了計較,對身旁的師爺道:“馬上把各鎮,村的鎮長村長叫來,就說今年春耕衙門裏有新安排,讓他們來衙門。”

——

“縣太爺怎麽突然叫我們這麽多人來?”

“不知道啊,家裏那麽多地,還等著翻呢,一來一回少翻不少。”

“咱們縣太爺不是壞的,肯定是有什麽大事才叫咱們來,咱們快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