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楚含岫來找赫連曜的時候天才微微亮,把所有東西都說一遍,營帳外已是烈日高懸。

他剛停住話緩口氣,一只端著水的手伸到他面前。

他看了看,接過來,連喝好幾口。

接下來的事兒就不是他管的了,怎麽把優化過的糧種發放到剩下幾個州的農戶的手裏,又怎麽說服它們放棄以前的舊糧種,栽種新糧種,以及怎麽讓他們按照那些方法管理農作物,都只能交給赫連曜和他手底下的那一幫子官員。

他就跟個吉祥物似地,難得有點兒清閑地坐在赫連曜營帳裏,看著赫連曜把幾個官員和將軍叫進來,說自己去歲從一隊遠來的行商手裏買到很不錯的糧種,要趕在今年春耕的時候讓農戶種下去,讓他們過幾日護送數批糧種去各州府,務必盯著糧種分發到農戶手裏。

別人不知道,赫連曜卻是唯一的知情人。

這些分發到各處的優化糧種,需要楚含岫先用軍營的糧餉一遍遍催生而來,乍一看好像一粒種子就能催生出十幾顆,甚至幾十顆種子。

但是架不住農戶多啊,需要的糧種數字也是一個驚人的量,所以這個糧種並不是無償給農戶的,至少,要讓農戶用他們的舊糧種來換,才能填補糧餉的空缺。

官員和將軍們被叫來,聽到這麽一個跟戰事八竿子打不著的命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頭都有些打鼓。

一個留著長須的文官上前一步,抱拳道,“曜王,齊國東來國大軍壓境,我等是否以戰事為先,此時將一部分人浪費在今年春耕之上,怕是……得不償失。”

這文官出了名的敢諫,能諫,若不是心中十分推崇信服赫連曜,這會兒已經跟周行在的時候一樣,引經據典地上諫了。

那些跟齊國,東來國,打得眉毛胡子都快燒起來的將軍更是不理解。

某個直腸子的將軍把目光投向楚含岫,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心頭止不住地嘀咕。

這個楚大夫,不會是齊國東來國的細作吧,在這個節骨眼上鼓動他們主子把精力放到春耕上,不是純純胡鬧嗎?

赫連曜將楚含岫拿來的幾張紙遞給下邊的官員,沉聲道:“此事並非無的放矢。”

“一來,徐州潞州等地被齊國和東來國占據,這些地方,乃是產糧最多的地方,而我們身後的幾個州,能供給我們的糧草有限,為了今秋能夠征集到足夠的糧草,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地驅逐齊國和東來國,這幾個州的春耕十分緊要。”

“二,你們之中,有不少是寒門子弟,少時應在家中栽種過糧食,是否感覺到從去年冬季開始,到現在,天氣有些許變化。”

“冬季少雪,不足以凍死土中啃食莊稼的蟲蟻,如今入春,卻只下了一場小雨。”

“楚大夫觀察細致入微,早在一個月之前就與我提起今年年景恐不會很好一事,不論是為百姓,還是為戰事,今年春耕都不得有誤。”

“恰好楚大夫機緣巧合之下得到優質的糧種,不正是為百姓,為我等,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在說話之前,赫連曜就給了底下的官員和武將一點時間,讓他們可以看完手中的那幾張紙,他說完之後,幾個文官率先反應過來這些東西的重要性,對著楚含岫舉手行禮:“楚大夫高義,才學無雙。”

武將犁頭確確實實種過田的也識貨,一看那水車,那曲轅犁,就想到了這些東西在普通老百姓的手裏會有多大的作用,也對楚含岫另眼相看。

楚含岫起身,舉手回禮;“諸位大人謬贊,我也不過是拾前人牙慧罷了。”

運送優質糧種前往各州的事兒就這麽定了下來,當天,就定下了護送的人選和數量,赫連曜又遣人回京都,讓老侯爺主持大局,帶領京都中的一眾官員也為此事行方便。

官員和武將們相繼退下,寬大的營帳裏只剩下赫連曜和楚含岫。

赫連曜很是隨意地對楚含岫道:“這個時辰了,一起用膳食吧,順道商討商討如何大批量催生糧種一事。”

本來都打算回去吃完飯再來的楚含岫聞言,停住了腳步,“是,曜王。”

很快,下邊的兵卒將兩人的膳食端上來,一個沒什麽油水的清炒幹菜,一缽飄著幾片菜葉的湯,真真正正地士兵們吃什麽,赫連曜這個曜王就吃什麽。

楚含岫一遍端起碗,坐在赫連曜的下手,一邊忍不住在心頭感嘆。

能夠掌控霽州永州數年,讓數十萬將士堅定不移地跟隨在他身後,除了無雙的武力之外,這份脾性,也占了不少。

“還不餓?”

就在楚含岫忍不住發散了點點思緒的時候,赫連曜的聲音響起。

他望著赫連曜已經吃了好幾口的飯,再看看自己的,連忙道:“沒有,挺好吃的。”

赫連曜的唇角似乎勾了一下,道:“需要的優質糧種多,所以我打算在離營地有些距離的林地裏開辟出土地,讓你可以盡快地催生出優質糧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