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魚湯

高羨的手裏捏著大新最新一起的報紙, 上面正是那篇文章,《寶船西行,我們發現了什麽》。

他越看面色越凝重, 攥報紙地手越來越收緊。

不光如此, 他的桌案上還擺著另一張報紙, 施妤的名字赫然在列。

高羨從小接受的也是四書五經的儒家法則,對於天圓地方的認知是刻在骨子裏的。

但是大新的報紙打破了他原有的認知, 讓他一時間十分難以接受,他甚至有種大新在馬上騎著馬舉著火種飛快的跑, 其他的國家在後頭使勁的跑,但是仍然趕不上的感覺。

還有,施妤的名字為什麽會出現在大新的報紙上。

他目光灼灼的瞧著報紙上施妤同志出任司法部部長幾個字,越看越覺得刺眼。

現如今仔細想來,那場大火來的就很蹊蹺, 屍體是不是她也很難說,都被燒焦了,只有頭上的發釵證明,而當時大新的使者正在平國內。

一切都明了了。

只是還有一點高羨想不通,施妤為什麽要去大新,按理說她那個時候已經心如死灰才對,怎麽還會相信大新使臣的鬼話。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施妤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平國。

高羨頓時覺得自己的心口不舒服,胃裏在翻滾,他撐著桌子,竟然一口吐了出來!

侍奉的宮人慌了神, 連忙要去請太醫。

高羨被宮人攙扶著喝了水,又緩緩坐下。

他越想心中越是不忿, 連忙將旁邊的一錦盒打開,抓起一顆丹藥吞了下去。

高羨頓時覺得舒服了許多,手一揮,“不用叫太醫了。”

劉寒玉就是在這個時候帶著孩子走進大殿得,如今劉寒玉的位置已是貴妃,分位只在皇後之下。

她手裏牽著個粉雕玉琢的三歲小孩。

高羨一見到自己的兒子,心情頓時好了不少,加上剛剛服用了丹藥,現在整個人都覺得舒服多了。

高羨的兒子名為高承安,這個名字還是高羨翻了許多古籍取的。

畢竟現在平國就這一個獨苗苗,在三年來,高羨的後宮沒有一個妃子再生下孩子。

因此高羨很注重對高承安的教育和培養,別的孩子都是三歲開蒙,高承安兩歲半便開始開蒙了。

更由於只有劉寒玉才生出了孩子,高羨去她宮裏的時間便多一些,對此劉寒玉覺得自己演的很心累,巴不得高羨多去去別人哪裏。

高承安奶聲奶氣地說:“兒臣給父皇請安。”

高羨點點頭,慈愛地詢問了他最近的功課,又問劉寒玉這段時間高羨吃飯吃的如何,睡覺睡的如何。

高羨看著高承安,又想起桌上的兩張報紙,心中不免嘆息一聲,他現在都不知道平國還能不能傳到高承安這一代,就算傳到了,高承安能不能受得住也是個問題。

他再一次感嘆為什麽人不可以長生,不可以永生,他想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卻只能交給下一代。

*

蓋伊·貝爾可謂是滿載而歸,若不是因為他的船實在是裝不下了,再裝的話船會有下沉的危險。

蓋伊·貝爾這群人也是奇怪,什麽都不愛,偏愛一家快餐食肆,幾乎是日日都去吃,說那家店每日的菜都不一樣,但是每樣都好吃。

到了快要走的這一天,蓋伊貝爾去吃了最後一頓,他一想到回去以後就再也吃不到這麽好吃的飯菜,只能吃硬邦邦的白面包和腥臭的肉,以及難喝的濃湯,他一邊吃還一邊掉起了眼淚。

杜是是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倒也不至於哭吧。

蓋伊·貝爾擦了擦眼淚,擡起頭來用撇腳的中原話說:“窩灰再肥來的!”

杜是是:.

蓋伊·貝爾整個船的人無疑是給奉縣的百姓帶來了一些收入,再加上奉縣申請到了玻璃廠,如今工廠正在建,但是什麽時候招人沒說。

杜是是覺得進玻璃廠裏當個工人就是個很好的選擇,如今她沒有因為力氣大被選去做士兵,那麽她定是要去玻璃廠。

進廠當工人好啊,又穩定,每個月工錢固定時間發,偶爾還會有職工福利。

杜是是的阿娘收拾完蓋伊·貝爾幾人的碗筷,便又開始了自己的消息分享模式:“這玻璃廠說是從揚州調過來的什麽技術員來管呢。”

“技術員,什麽是技術員?”

杜是是無奈補充:“就是已經掌握了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工人。”

“那就是管工人的唄,原來這就叫技術員啊。”

“那這工廠何時報名可有說,我想去。”

“我也想去,我又不是什麽讀書的料,現如今掃盲行動識了字已是很不得了,當工人便很好。”

“當工人肯定好啊,這工作多穩定。”

杜是是看了一眼自己的阿娘,她真的是非常的好奇她一天到晚哪裏來的這麽多雜七雜八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