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光明之路

五年誓約將近, 各國都在蠢蠢欲動,在這五年期間,中原格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七個原本的節度使創立的較為強大的國家, 被稱為七國。

其他的便是一些地方的小政權, 叫的出姓名的便是自稱為宋驪後代的宋鄴建立的驪, 還有占據長安以及周邊州縣的祝文所建的梁。

七國強大,百姓尚都飽腹不能, 更別說其他的小國,百姓幾乎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當然, 小國可不光是百姓難過,小國家能不能存貨下去都是個問題。

於是這些個小國家的皇帝為了滿足自己能夠繼續當皇帝的自私願望,進一步的壓榨民脂民膏,上供給自己選中的七國之中的某國,自願成為附屬國, 從而依靠大國活下去。

江南的周圍也有著這樣的一個小國。

現在是五年誓約期間,楚旋不想給另外的六國留下什麽口舌,故而尚未出兵。

那個小國實在是很小,只有五個縣那麽大,那裏有著豐富的煤礦資源,楚旋是打算把這個名為陳的小國打下來以後,將那裏變成那些個犯了事不聽話的人的去處。

大新在這五年之中各方面都迅速增長,不光是新立大學的建造,妍槍的發明,還有就是憑借著遊醫,成功的毒殺了好些其他國家的官員。

更重要的是大新百姓安居樂業, 任用賢才,公平競爭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 輿論戰這一波打的也很是響亮。

各國權貴們得知在大新沒有貴族,沒有特權,大新的書院不僅叫什麽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這麽奇怪的名字,辦書院的資格竟然還只有朝廷有,在考試之前也不能見考官,考官出了題便會被關起來。

這怎麽行,這樣豈不是不能作弊了!這樣他們怎麽壟斷官員一直都是自己人?

而且不管是什麽出生的人,要想做官都是從最底層的吏事做起,這一點他們更不是很能接受。

這般公平,倒又太過於公平了,官與民之間簡直沒有界限。

距離五年誓約結束還有不到兩個月,在這期間能明顯感覺到各國之間的緊張氛圍。

尤其是那些個來大新做生意的商人,都想在這兩個月之內在大新多進一些貨,在五年誓約結束了以後,暫時便不來大新進貨了。

畢竟打仗這種東西就是很突然的,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打起來,之前敢大大方方的出門做生意,完全就是因為七國簽訂的條款。

如今條款沒了,大家都恨不得閉門不出,生怕殃及池魚。

不光是百姓緊張,幾個皇帝也緊張。

不過比較統一的是,他們都不敢對大新下手,血雨幻光帶來的沖擊力,再加上那些士兵們誇張的描述,給他們的震懾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大新有很多血雨幻光呢,又或者退一萬步說,血雨幻光只是個小把戲,他們真正厲害的東西還在後面?

幾個皇帝想了想,還是不敢輕易的去招惹大新,大不了最後天下一分為二,讓給她個江南又如何。

但是大新全然不是這樣的氛圍,大新周報每周都會報道事實,日子久了,百姓們也會聚在一起喝茶看報,聊聊對現如今的形勢。

今日幾間茶肆內,便有幾個工人坐在一起喝茶看報。

其中一個女工人放下茶杯,說道:“五年誓約還有兩個月就要結束了,不知道咱們大新會有什麽打算。”

另一個女工人附和道:“當然還是要擴充地盤的吧。”

一個男工人說道:“擴充地盤好啊,現在在大新當個小班長都要夜校畢業了,等地盤一多,工廠多了起來,說不定咱們也能過去混了技術員當當?”

“嗨呀,那些地方都沒有被聖人統治,城建肯定跟不上啊,你走慣了這水泥路,坐慣了公共牛車,讓你去走那些土路,你定是受不了的。”

總之茶肆裏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倒是十分的熱鬧。

在節度府內,各位部長也討論的十分熱鬧。

對於接下來拿下哪個國家,大家的目標還算比較一致。

那便是王沖榮掌管的吳國。

原因有其二,第一是河中鹽池還在王沖榮手中,鹽價高的離譜,許多百姓都吃不上鹽,並且楚旋一直都想要改造鹽池的模式。

其二便是,大吳有好幾座縣城靠著海,等拿下吳國以後,便可以修建碼頭,修建造船廠,出海去西洋。

出海的原因不是別的,是為了尋找一些楚旋的金手指裏沒有的種子,比如,橡膠樹。

有了橡膠的話,那麽大新的基建水平絕對可以更上一層樓,還可以開設更多家工廠,提供無數的工作崗位。

眾人敲定了第一個要打的是吳國,各部便也開始準備了起來。

*

萬秀如今已經是一個獨立的遊醫了,

她的師傅田青今年上半年大部份時間都在楚國活動,因此吳國這片地方就交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