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小寒擡頭細看,枝葉間有黃褐色的種子,便說道,“爹,你看,那枝葉間,有黃褐色的種子呢,那就是十年開花結果的杜仲樹。”

“是了,開過花之後才有種子。”李賢東咧開嘴笑了。

兩人神神叨叨的,聽得除王氏外的其他人一頭霧水。

而且,怎麽看著,這發財的法子,小寒更加熟練一點。

李德有性子直,便直接發問了,“賢東哥,你們說這幹啥,不是砍木頭做家具嗎?這開沒開花,有什麽區別?”

李賢東想了一想,說道,“德有,先前跟你們說,你今天幫我砍一天的木材,我告訴你一個發財的法子。”

“但我不能現在直接告訴你,我,實在是缺錢了。你仔細看,仔細聽。”李賢東為難道。

李德有等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爹,你過來,我先把底下這一層樹皮割了,然後我們再把樹砍掉。”

李小寒卻已經走到杜仲樹下,開始琢磨著從哪裏下刀子。

有時候說太多無用,行動就行。

李賢東和王氏立刻圍了過來。

第一張樹皮是李小寒割的,當時在醫館裏,李賢東和王氏二人也看出來了,醫館裏的張大夫,對那張樹皮是很認可的。

而且,炮制杜仲皮的時候,也是李小寒聽得更明白。

兩人便不自覺的李小寒為主了。

李小寒仔細刨幹凈樹根的土,然後,用柴刀,環繞根部劃一圈,然後在上方6尺之處,再劃一圈,最後豎著割一刀,用刀一點一點的向前推,把樹皮剝下……

“看,最後樹皮是這樣的一整張,內裏光滑無損,邊緣齊整,才是最好的。”李小寒說道,不過又猶豫,“可能不齊整的樹皮也行的,但也許品相便沒有那麽好了。”

“那不行。”李賢東和王氏齊齊搖頭。

品相不好,價格便要跌一等。因為自己操作不好,而導致賣少了錢,簡直就是從自己口袋裏掏錢往水裏扔。

這絕對是不行的。

兩人仔細看李小寒的操作,一步一步的按著李小寒的動作指導去剝皮,生怕是弄破了弄損了賣少了錢……

李家三人龐若無人的操作,漸漸的讓圍觀的李德有等人聞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尤其李信和,身為族長的兒子,他自然知道李賢東分家的時候得了多少現銀,但是李賢東蓋的那個房子,明顯超出了分家銀的範圍。只不過,銀錢之事,不好多問。

如今看來,這就是超出的那筆銀錢的來歷了。

想到這裏,李信和的心內嘆一聲氣,賢東叔厚道啊。

只能說,有時候聰明人就是愛多想。

李信和聰明,其他也不是傻的,慢慢心就熱起來了,滾燙起來了。

待到李賢東他們剝完底下的樹皮,再把整棵樹砍下來,剝完皮之後,樹幹就留在原地,樹皮帶走。幾人就更加肯定了。

李小寒又拿出一個布袋,小心翼翼的將杜仲樹的種子采集起來。

李賢東和王氏見此,想起三七的種子,連忙上前幫忙。

李家人人種田,自然知道種子是為了育種的,心下對此更重視了幾分。

以往聽聞張老夫人種杜仲樹,都是進深山挑小的杜仲樹移栽,要不就是扡插,想不到這杜仲樹還可以自己育種。

最後,李小寒指揮眾人,將杜仲的強壯枝丫切成一個手臂長,繞著被砍的樹,扡插了一圈——枝條的扡插通常在春季和夏季交接時進行,現在是九月底了,其實已經不合適了,但是盡人事聽天命吧。

李小寒的行為讓李信和眯起了眼,心內對這個堂妹的評價更上一層——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世人只顧眼前的多了去了,只有這個堂妹,居然還能留神在無人之處,留一點火苗。

如果讓李小寒知道李信和心中所想,一定會說想太多了。

她這樣做,無非是幾千年的教育差距,對她是自然而然的作為罷了,不至於上升到那個高度。

由於腦補的過於融洽,在尋找下一棵樹的時候,李貴前、李德有、李信和等人,那是發揮了十二萬分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了所有的腦細胞來偷師、幫忙……

最後,在放倒第二棵樹之後,按照默認的論資排輩,47歲的李貴前,小心翼翼的對自己的13歲的堂侄女李小寒說,“小寒侄女,要不,讓你貴前伯我試一試,我保證,一定很小心。”

在李貴前身後,李德有快要壓制不住自己了。

真好,他爺他爹輩分大,第二個就輪到他了。

那一日到最後,李賢東他們割了5棵樹的樹皮,到後來,他們幾個人的動作已經很熟練了,剝一棵樹皮不用半個時辰。

主要花費的時間,是在尋找夠年份的樹木上。

眼看著太陽就要下山了,夜晚的森林是很危險的。因此,即使再意猶未盡,幾人都不得不加快腳步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