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九爺,外面全都是林知白!

熱搜的效果立竿見影,很快齊洲所有網友都知道,林知白給齊兼葭和夜鶯寫了同一首歌。

玩了手一曲兩詞的操作!

連路人網友都被林知白這一手操作直接驚呆,更遑論兩位天後的粉絲們了!

要知道齊兼葭和夜鶯的粉絲們本來還想著:

可以通過林知白給兩位天後創作的歌曲的質量的好壞,來判斷在他心中,齊兼葭和夜鶯二人,哪位天後占據的分量更重,結果沒想到這個“海王”竟然想到了如此雞賊的端水方式!

網上討論炸了!

“好嘛,兩首歌共用一首旋律,首富這是預判了兩位天後的粉絲們的心理,故意端水呢。”

“這很難評!”

“畢竟是同一個旋律!”

“雖然是同一段旋律,但歌詞不同啊!”

“考慮到歌詞都是林知白寫的,我們可以根據歌詞的好壞來判斷林知白心中的想法!”

“有道理!”

“也只能這樣了。”

“個人更喜歡《千千闕歌》的歌詞。”

“說明你比較年輕吧,我感覺年紀大點的會更喜歡《夕陽之歌》。”

歌詞?

直播間裏。

看到彈幕中有人這樣發表出類似得論調,林知白露出一抹笑容道:“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兩首歌的歌詞,並非是我個人分配的,而是齊兼葭和夜鶯看完兩首歌的歌詞之後自己選的。”

觀眾:“……”

夜鶯粉絲:“……”

齊兼葭粉絲:“……”

什麽叫強力不粘鍋?林知白這樣的就是!

歌是他寫的!天後是他撩的!但鍋他是一點也不背啊!連特麽歌詞都是倆天後自由選擇的!

【我只能說6666666!】

【祖師爺你開個班吧,我跪著聽!】

【這一手天後級端水之術,我願稱你為大師!】

【不但拿捏了兩位天後,還把兩位天後的粉絲們也狠狠拿捏了!】

兩個天後的粉絲確實是被拿捏了。

因為這些粉絲發現,無論怎麽對比兩首歌,都和林知白這個正主扯不上關系了!

兩邊想來想去,最後發現:

這事兒已經變成了齊兼葭和夜鶯的唱功之爭,或者說是風格之爭!

畢竟兩首歌采用了一模一樣的旋律,只是歌詞不同風格不同,演唱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這是由歌詞主題決定的。

齊兼葭的《夕陽之歌》,歌詞追求的是一種詩意,寫的相對深沉,儼然是一位飽經世事、歷盡滄桑的人生告白。

斜陽無限,無奈只一息間燦爛。

作詞以夕陽起興,切入主題,體現了古詩詞由景及情的一貫作風,而且瞬間即來了一個九十度的轉彎:“無奈只一息間燦爛”,奠定了這首歌蒼涼的基調,緊接著第二句“隨雲霞漸散,逝去的光彩不復還”還是運用比興的手法感慨光輝不再,世事無常……

發現了嗎?

這是一種極具藝術的手法,全詞唯一可以看做是愛情描寫的地方,雖然稍顯含蓄,但卻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而且歌詞的韻腳,基本都壓在仄聲上,既與這首歌悲涼的基調相一致,同時也與齊兼葭的嗓音相協調。

這就難怪齊兼葭會選擇《夕陽之歌》了。

畢竟她唱的很多歌曲,都是追求一定藝術效果的。

這也是喜歡齊兼葭的人,為什麽大多對夜鶯無感的原因。

大約是覺得喜歡齊兼葭的歌,會更有逼格一點,她一貫的高冷形象也符合這種逼格要求。

相比起齊兼葭,夜鶯走的路線,更加通俗大眾化。

所以林知白早就猜到,夜鶯大概率會更喜歡《千千闕歌》。

與《夕陽之歌》的題材不同。

夜鶯選擇的《千千闕歌》,直接將主題定位在“傷情離別”上。

翻開全唐詩,我們可以數一數哲理詩占多大的篇幅,而傷情離別詩又占有多大的比例?

可以說後者擁有絕對壓倒性的優勢!

因為對於人生的感悟,或深或淺,或有或無,大家都不一樣,能對夕陽之歌產生強烈共鳴的聽眾當然不會少,但絕對沒辦法和“傷情離別”這個主題比體量!

或者說:

夜鶯的大多數歌曲,內容都是跟愛情之類有關,她在通俗的領域裏,有著高於一般人的審美!

而通俗就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或者說更高的銷量。

所以前世,《千千闕歌》銷量和傳唱度,比梅艷芳的《夕陽之歌》更高。

只是到了藍星,兩首歌的演唱者有了各自的變化,林知白也不敢說兩首歌誰會表現更強。

倒是兩邊的粉絲已經扭打起來了!

“明顯《千千闕歌》更好,整首歌都非常符合嚶嚶的風格!”

“一樣的旋律,就別扯太多風格差異了,就歌詞不一樣罷了,論歌詞明顯《夕陽之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