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蘭亭序震撼出世!(第2/3頁)

工作人員很快便準備完畢了,宣紙鋪就在眼前,可惜今天沒有周泰幫忙研磨了。

嗯?

讓林知白意外的是,周泰終究還是沖了上來,一邊給自己研磨,一邊小聲嘀咕道:

“今天要丟人的話我陪你。”

這語氣好似前方是龍潭虎穴,他已是視死如歸了,“出了問題就對外說是我攛掇你上台的吧。”

林知白失笑。

我這是該感動的好,還是該氣你們不信任我?

片刻之間,墨已研好,林知白什麽話也沒有說,寫字是需要凝神靜氣的。

當書法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林知白光是提筆,就感覺到手腕處似乎充滿了一種神奇的力量!

當然這可能是錯覺。

不過那種毛筆在手如臂使指的感覺,卻騙不得人。

那麽寫點什麽好呢?

對了,柳岸寫的是古代見聞錄。

那不是巧了嗎,王羲之有一篇古代見聞錄,就號稱天下第一行書來著!

念及此。

林知白在宣紙上寫出了第一個字。

“永”

這字一出。

燕洲代表團那邊就有書法家輕笑道:

“行書啊。”

“他但凡寫不寫行書,一會兒都不至於丟太大的臉。”

“和諸葛秋涼叫板……”

“我只能說秦洲的這個年輕人勇氣可嘉。”

“這字怎麽樣?”

“當然好,不過還要再看看。”

其實光是一個字還真的看不出太多門道。

偏偏那諸葛秋涼注視著林知白寫下的第一個字,卻是心頭猛然一跳,竟然莫名有些緊張起來。

這個字不對勁!

旁人看不出來太多,諸葛秋涼卻看出來了,這個字裏面的道行深不可測,筆鋒非常的特別!

再次定睛。

諸葛秋涼忽然感覺,林知白身上,似乎散發出一種很玄妙的氣息!

這種氣息說不清道不明!

卻令諸葛秋涼心驚肉跳!

仿佛此刻正在揮毫的年輕人是一個極為恐怖的存在!

如此微妙玄學的感受,著實讓人莫名其妙,諸葛秋涼自己都覺得離譜,偏偏這種感覺真實存在!

第二個。

第三個。

第四個。

林知白的字唰唰唰越寫越多!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這是《蘭亭序》!

林知白筆下所謂的“永和九年”這個世界也有,當然和前世不一樣,只是年號恰巧撞了而已,至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什麽的這個世界有沒有林知白就不在意了,這種古代見聞錄的描述,本身就是日記一樣的玩意兒,大家看到了也只會認為這是自己在某些古代典籍中看過的段落不會細想,包括剛剛柳岸和諸葛秋涼所寫的內容,也跟這個差不多意思,反正大家關注的不是內容,而是書法本身!

那書法本身如何?

韓洲代表團,眼看著林知白寫下第一段,這邊有個書法大師驟然瞪大了眼睛!

行書!?

繁體!?

見聞錄!?

古代背景!?

諸葛秋涼的書法故意寫了和柳岸一樣的內容!

而這個年輕人的書法內容,雖然和諸葛秋涼與柳岸不同,但形式卻一模一樣!

最可怕的是這字!

這樣的字,怎麽可能!

旁邊有人注意到了團隊內書法大師的反應。

“怎麽了?”

“王老師?”

“您怎麽不說話?”

“這個字很厲害嗎?”

……

趙洲代表團。

某個書法大家驟然起身!

旋即越來越多的書法大家起身!

現場書法家們的一雙雙眼睛盯著屏幕!

白帝恣意揮毫:“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這些眼神開始變化!

這些人的身軀開始顫抖!

同行者同樣注意到書法大師們的異樣,不禁面面相覷。

什麽情況?

類似的一幕也發生在了魏洲代表團。

確切說此時各洲代表團內的書法家們都坐不住了!

而林知白此刻卻已是完全投入其中,根本顧不得其他,仿佛觸摸到了當年書聖寫下《蘭亭序》時的心情。

感嘆!

哀傷!

平靜!

灑脫!

據說王羲之寫下《蘭亭序》之前喝了點酒,所以創作這幅書法的時候,整個人是微醺的狀態,林知白上場前並未喝酒,但卻感覺也有些陶醉了,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