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兩極分化(第2/2頁)

這首歌一共四分三十八秒。

趙宇剛聽的時候,還是興趣盎然。

可聽著聽著趙宇的眉頭卻是輕輕皺了起來。

這歌怎麽評價呢?

感覺作曲是很有功力的,歌詞也非常好。

那些文字雖然沒有《消愁》那麽華麗但似乎更加直白樸素。

有種很戳人的感覺,那種對愛情和人生的通透感,甚至比《消愁》還要直指人心,好像是白帝為張希揚量身定做的一般——

張希揚離婚後一蹶不振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而張希揚這首歌唱的字字句句,可不就是唱的他自己嗎?

但問題是,我覺得不好聽啊!

有時候說一千道一萬也抵不過一句不好聽。

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是那些古典鋼琴曲,雖然逼格特別高,被一些人捧的厲害,可自己就是欣賞不來,只能隱隱約約感覺好像是有點東西。

這首《給自己的歌》也是。

趙宇覺得旋律不夠抓耳,風格聽著讓人有些提不起勁,也就高潮部分,感覺還稍微有點意思,但也僅僅是這樣了。

“沒感覺。”

趙宇搖了搖頭,但看在白帝和張希揚的面子上,又聽了第二遍。

沒辦法,還是沒感覺。

有些好奇的點開評論區,他想看看外界對白帝新歌,以及張希揚這位曾經大火的歌手回歸樂壇,會有怎樣的評價。

“失蹤人口回歸了!?”

熱評第一條就讓趙宇會心一笑。

兩三年沒聽到張希揚的消息,可不就是樂壇失蹤人口回歸了?

“白帝是《消愁》的作曲吧?”

“白帝新歌和回歸樂壇的張希揚合作,應該是一加一大於二,結果怎麽感覺這首歌很一般呢?”

“樓上加一,我也這麽認為。”

“可能是《消愁》讓我對白帝的期待值太高了?”

“我對張希揚的期待也特別高,但這首歌沒有那麽吸引我。”

“樓上你們認真的?還是我口味太小眾了?這歌還不好?可能我矯情了,才聽一半就掉眼淚。”

“我是張希揚的粉絲,我覺得這首歌非常非常好,無比感謝白帝,也歡迎樂壇大魔王歸來!”

“張希揚怎麽就是樂壇大魔王了?就這歌也能叫大魔王?”

“老張當年的熱度,如果不是離婚的影響現在成歌王也不稀奇吧,再說他的唱功也不比歌王差,至於這首歌,我也很難評價,說不出來的感覺,但我確信我是喜歡的,或者說這首歌,我感覺好像是白帝為張希揚量身定做一般,所以歌名是《給自己的歌》。”

“這首歌一點都不比《消愁》差。”

“我只想說,這首歌不愧是張希揚的回歸之作!”

“不敢苟同。”

“建議多聽幾遍吧,這首歌需要你反復去品,咀嚼出張希揚的味道,這首歌唱的,好像就是歌手自己的故事。”

啊這?

評論是不是有點兩極分化的意思?

趙宇沒有再往下翻,只是大致感覺自己的口味可以代表大多數。

因為熱評前十裏,除了不相幹的評論外,六成都表示自己get不到這首歌。

“還得是《消愁》。”

趙宇嘀咕著換回了《消愁》播放。

這歌其實他都聽十來天了,稍微有些膩,但還能再聽一段時間。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日子久了什麽都會膩,畢竟很少有歌曲是你能連續聽十天半月還一如初見的。

而在趙宇對白帝新歌失去興趣的同時。

秦洲樂壇的一些人,也注意到了這首新歌。

“白帝?”

“張希揚?”

真是兩個讓人不得不在意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