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聖僧20

草原大大小小的部落很多,都是蒙古包,逐水而居的草原民族沒人建房子。

所以來傳教的和尚道士也入鄉隨俗,住進蒙古包。

胡人大媽所在的吉日部落屬於小部落,但數年前就歸屬草原兩大部落之一的鐵滿部落,屬於上頭有人,且後台很大,雖說戰爭一來,他們這些小部落最先當炮灰,但沒有戰爭的時候,安全感十足,畢竟沒有其他部落敢欺負他們。

大慶皇帝私下派了二三十個和尚和道士到草原,這裏大小部落百來個,一個部落一個都不夠分,更何況有些和尚、道士基本都是師兄弟一起行動,這麽丁點人,在草原就更不顯眼。

再者,現在草原上最大的兩個部落——鐵滿和黑熊,誰也奈何不了誰,都想吞掉對方。如今的草原還未出現一個英明睿智、能統一草原的領導者,去歲進攻中原失敗後,不少中小部落都生出異心,想脫離兩個大部落,現在整個草原正處於分裂的狀態。

江河和系統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

等原主兒子江思印這一代孩子長大,草原將會統一,屆時在江思印的幫助下,草原很快就會壯大,最後直接入侵中原。

那是一場極為慘烈的戰爭,不管是中原還是草原,都討不了好。

吉日部落太小,今年所占的草地並不夠豐茂,往年商隊都懶得來。

沒想到今年商隊竟然來了,還說要收購羊毛。

羊毛作為不好賣的東西,胡人們存得不少,聽到商隊說要收,一個個喜得立刻回去拿。

“張主管,你們真的收羊毛?”

一名胡人婦人提著一大籃子壓得緊實的羊毛過來。

她有些忐忑,以前羊毛用處不大,做羊毛氈用不了那麽多,就用於做衣服,雖然有味道,冬日保暖足夠。以往中原商人嫌棄羊皮衣有膻腥味,又不如野獸皮子高貴,都不屑收的,今年他們收了,價格雖不算高,但量大,也是很大的一筆收入。

“收!”張主管示意夥計檢查,“太臟的不要啊,越幹凈價格越高。”

婦人高興地拿著賣羊毛的銅板去換商人的貨物,這廢物般的羊毛居然賣了不少錢,能買好幾斤的鹽和兩個茶餅呢!

“大人,您等著啊,我娘家部落還有羊毛。”

婦人高興地拿著鹽和茶餅回帳篷,她要回去通知娘家人,讓他們趕緊拿羊毛過來換東西。

這個胖商人說了,他們秋天還要過來收羊毛,婦人盤算著,到時羊毛還能再剪一回。

王大行在其他部落收羊毛,收得車子都塞滿,只得跟胡人保證他下回過來繼續收。

這次的東西賣得特別快,胡人拿到賣羊毛的錢時,買東西非常爽快,都不帶眨眼的,王大行特意過來拜訪張主管,邀請他一起回中原。

張主管的消息靈通,知道最早一批商人拉著羊毛賣給京城的商人賺了大錢,聽說王大行收了很多羊毛,面色一點忐忑都沒有,就知道他的消息並不比自己慢。

王大行試探問:“張主管,兄弟我是真沒想到這羊毛這麽值錢,你說京城商人為何收這麽多?”

張主管也不介意讓他知道,畢竟這消息很快就會傳開,他指著天,含糊道:“咱們收就對了。”

精明的王大行瞬間了然。

他對張主管的身份有了猜測,主要是像他這樣的奇葩並不多,很容易猜測。

草原的胡人上層也在思考為何今年中原的商人這麽怪,居然收羊毛。

商人都是逐利的,肯定是有利可圖,可他們怎麽也想不出中原人到底圖什麽,想阻止子民賣羊毛嘛,這是不可能的,草原往年若不賣牛羊,根本沒辦法換中原的東西,今年能用那些用處不大的羊毛換來鹽糖茶,誰敢禁止?

只怕起個頭,部落的人就能聯合起來撕了他。

王大行和張主管收完羊毛後,便和大師告別,兩人臉上都帶著喜色。

王大行說:“今年的東西比往年賣得還快,現在回去,馬上收購一批貨物,秋日來臨前就能到達。”

往年他們帶來的東西賣不了這麽快,來回的時間緊急,貨物就少了,今年是個豐收年。

“大師,秋日再見。”張主管不舍地說,“不知您有什麽東西想要的,我給您帶過來。”

看大師的樣子,估計短時間內都不會離開草原,這裏的生活條件這麽苦,別的不說,大師吃素,草原上種不了蔬菜,比在中原當和尚可要苦多了。

“大師,幹菜和黃豆需要嗎?”王大行跟著問,“腌菜能保存很長時間,我知道有家醬菜極下飯。”

“多謝兩位施主。”江河神色柔和,仿佛不覺得多苦似的,“貧僧種了一些蔬菜,過段時日就會有蔬菜可以食用。”

張主管和王大行紛紛露出懷疑之色。

草原上種得出蔬菜嗎?如果真的種得出來,胡人就不會這麽依靠中原的茶了,誰不知道,多吃蔬菜不會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