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聖僧12

被皇帝盯著的江河很淡定。

他道:“首先,是馬!”

皇帝點頭,都知道馬在草原的意義,胡人的騎兵也是出了名的悍勇難纏。

“草原上的馬比中原跑得快,胡人比中原善馬,機動性強,打了就跑,偌大草原誰也尋不著,所以對胡人而言,一場戰爭的成本非常低,贏了就是一本萬利。”

不像中原,一場戰爭的成本大得百姓只能縮衣減食,打的就是後勤!

皇帝再次點頭,中原人對上胡人,只能靠更精銳的利器戰具,盔甲刀劍,建城打守城戰。

朝廷也有重騎兵,將士兵和戰馬武裝起來,是對付胡人的一大利器,可這樣的重騎兵缺點很明顯,一是費錢,非常費錢,二是不夠靈活,打得過卻追不上。

正說話間,威遠將軍和風鳴到來。

兩人立刻被地上的沙盤迷住,隨便地行了個禮,都顧不得說話,兩人趴在地上,雙眼緊緊地盯著沙盤直瞧,滿臉贊嘆之色。

皇帝看到他們撅起的屁股,頗感辣眼睛,當下扭過頭,繼續同高僧討論治理國家的難度。

江河沒提,皇帝似乎也忘記讓人將沙盤放到桌面上的事,於是要看沙盤,都趴在那裏拱起屁股。

趴地上的兩人雖然被沙盤迷住,仍是分出一些心思在兩人身上。等聽到皇帝和大師討論的內容,兩人都很迷茫。

若是他們沒記錯,玄濟大師其實是個出家人吧?可這個和皇帝議論政事、說得頭頭是道的、他的見解之犀利,竟然比之朝中那些大臣都不輸的和尚是誰?

難道玄濟大師其實不是出家人,而是皇上埋在寺廟中的暗樁,專門用來對付那群大和尚的?可是有這必要嗎?

不然一個和尚,為何說起治理國家竟然頭頭是道?這不科學啊!

說得差不多時,江河使出殺手鐧:“貧僧有一物,可用最低的成本建造城墻,用最短的時間建造一條通往胡地的堅硬道路。”

這下子,威遠將軍和風鳴也感興趣了,雙目灼灼地盯著他。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城池堅固,路途順暢,不知能省多少軍費。

“此物名為水泥。”江河心裏哀嘆,這都多少次啦,總要在古代安利水泥,還有玻璃,這幾種在古代就是賺錢利器。“如果大慶都有水泥路,那麽交通會四通八達。”

風鳴插嘴道:“如果外敵入侵,他們的速度也會很快吧。”

“不是有更堅固的城池麽?”江河不慌不忙,“還有此物用於河堤水壩,亦能防洪水。”

皇帝飛快地思考利弊,怎麽都覺得這東西用好了,他能掌控的邊界更大。

國家太大,交通不便,所以各地才有那麽多的土皇帝,畢竟天高皇帝遠嘛。

他遲疑地問:“這個確實能對付胡人……不過,還有其他辦法嗎?”

皇帝一臉期盼地看著大師,覺得大師如此厲害,不知道有沒有萬無一失的好辦法……

大師笑得慈悲極了,行了一個合掌禮,“皇上,其實戰爭只是一種手段,既然千年來打也打了,草原總是死而復生,有沒有想過用經濟制裁。”

接著,大師又給他們詳細解釋何謂經濟制裁,從故事開始說起,以故事為例,更加詳實。

皇帝跟威遠將軍、風鳴等俱是大開眼界。

風鳴脫口而出,說出他們的心裏話,“大師,您真惡毒……不不不,您可真聰明!”他趕緊捂住嘴巴,尷尬一笑,“咳,這打死一只鳥,滅了一個國的故事真是太棒啦,百姓都快餓死了,肯定誰給他們糧食,誰就是娘。”

江河說的故事是這樣的,高原之地與中原是死敵,高原有一種鳥,羽毛豐美,中原的貴婦都喜歡它的羽毛,編成布做的衣裳華美極了。

高原人於是將之捉了賣到中原,等此鳥滅絕,他們糧食也欠收了,餓死很多人,高原人這才知道,他們的糧食之所以豐收,是因為此鳥勤勤懇懇捕捉蟲子。

皇帝聽得腦門發涼,決定等會兒去問大司農,大慶的什麽種類的鳥是益鳥,還要教育百姓能不捕捉就要不捕捉。

他可不想自己國家也發生故事裏的高原之地的悲慘事。

江河能怎麽辦?如果他不想跟“瘋小子”打一架,只能裝聽不到。

於是他又繼續給他們講羊吃人、兔毀國的故事。

聽了好幾個故事,皇帝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第一次發現,原來經濟戰爭也是戰爭,若是能用得好,不用軍費和人命,也能打敗敵人。

“如果羊毛能賺錢,那就沒人想養牛和馬,兔子打洞多了,馬腿陷進去就容易折……”皇帝沉吟片刻,馬上下令,“朕馬上讓人到胡地收集羊毛!可是大師,國庫的錢有限,也不能無限收集啊。”

連年的戰事,導致國庫的錢不多,加上皇帝又是個尚武的,國庫的銀子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