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李易有起床氣(第2/4頁)

可終歸,位於天者,皆避開那個人。

這個天地之中存在著李長生的道,雖然不完全,只是些許的殘留,甚至都沒有真正成道,可第一聖確確實實見識到了。

“他一人之下即為天地靈三界。他的形體成為了道體,天地眾生有意或無意的去貼近,就如你現在也是人形。”

第一聖一字一句不慌不忙,吐字清晰得讓人絲毫生不起來錯覺。

祂微微俯下身來,無邊的黑影籠罩和尚。

“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人乃萬物之長。”

“你要與萬物之長爭命,根據吾之推演,必死無疑。你或許有萬般手段,或許有千變瓊羽萬化之計謀,可你殺不死他。就如道尊,祂最終也會死,你也會死。”

死,並非被殺死。

而是他們的道會被取代。

目前為止,李長生展現了諸多手段,但最為擅長的莫過於佛道。

而李長生並沒有展露與自己類似的手段。

如此只是理由,他不出手的理由。就如道尊所說的長生劫,這個也是無相對李長生出手的理由,卻不能成為絕對的因果。

眾無相不可能因一家之言而拼命。

歸根結底還是他太強了。

前世在至聖至賢界成為魔淵的那一刻,第一聖就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祂。但通過其他幾個兄弟姐妹的殘留,第一聖能夠看到仙道時代的事情。

比如,李長生。

李長生並非生而神聖的,在與天屍第一次鬥法時,他還是一個稍有天賦的螞蟻。本不會讓第一聖提醒興趣。

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螞蟻。

一直到轉世,那一道雷光再一次貫穿魔淵,第一聖驚愕的發現,昔日的螞蟻已經站在與自己持平的地步,甚至比自己更強。

祂不知其中的來龍去脈,但祂明白一件事情。

李長生非天注定,乃萬古以來,以力證道者。

第一聖盤瓠覺得不可力敵。

這就好比家養的與野生的區別,雖然每一尊無相都是歷經磨難,千萬年間大浪淘沙才出一尊,可對比李長生。第一聖甘願稱呼自己是家養的,如此才能讓他壓住貪嗔癡。

佛頭不回反問:“道友既然現身,何必如此問我?”

他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戰勝李長生,只待嘗試,世上本就無絕對。

第一聖如果鐵了心要避開李長生,那麽他就不會出現。反之,對方位於天者,冥冥之中的感知肯定比自己強烈,知道的或許也比自己多。

“你打算怎麽勝過這天地之長?”

第一聖再問,他沒有多余的情緒去辯論,他只想看到一線生機,讓他能夠放手一搏的生機。

“吾等以身為局,立盛世,開太平。道尊告之於我,盛世即為斬仙刀,前世天道只差一步就成功了。”

“……”

第一聖沒有面容可言,可這一刻他的氣息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波動。

以無相之道果推演,無窮之天機中,一縷靈光飛躍而出,如同絕境之中的一線生機。他幾乎是下意識又急切的去尋求答案,第一聖得到答案後又是陷入少有的情緒波動中,是錯愕,是驚喜,更是恐懼。

吾於魔淵幽冥之中不動,卻已經被他逼入退無可退的地步?

不敢動與不想動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第一聖沒有與李長生直接交手過,可五聖本一體,天屍大魔被對方全力一擊打死過。雖只是動用了金丹級別的法力,但他可以確定李長生已經出全力。

答案是天時地利皆有。

天時,乃天地所望,靈氣潮汐,靈物充沛。

地利,萬古強者復蘇。

修行盛世幾乎是唾手可得,他不需要任何的措施,最大的盛世已經在眼前。

無數轉世者開宗立派,他們不會理會凡人如何,但只要是立下宗門必然傳道授業解惑,必然教導有天賦者學習。修士界萬萬年來,大體上即是有才者上,無才者下,血脈出身財富的差距影響不及天賦三分。

天才可以被收為徒,一瞬間實現階級躍遷擁有法財侶地。

反之,財富與背景極難變成天賦。

同理,剛剛復蘇的天地是一片藍海,絕大部分修行資源是不缺的,缺的只是那些頂級靈物。哪怕黑壤州只占了天下靈脈一成,也足夠養活上百萬修士。

盛世即是斬仙刀,前世天道差一步就成功?

第一聖稍微去推演,去天地之中尋求答案,但下一秒他又止住了這個念頭。

知道的越多,陷得越深,不可不可!

嗡!

虛空震動,冥冥之中至高無上的意志將萬千氣機推來,猶如洪水山崩,又如一雙大手朝他伸來。

‘道尊?不好!’

第一聖內心一驚,後退一步,連忙斷絕與天地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