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天地再開,萬古歸來。(第2/3頁)

無相即為定義。

天地生靈皆會被無相之道定義,只有無相才能超脫。

如李易本身不分陰陽,因為他已經達到了極致的圓滿,陰陽完全平衡。

破碎的天地再度凝聚。

九州大地重現,太古神山歸位,飄蕩於天地間的巨大水體重新落下。在虛幻與真實之間映照出兩個世界,一個生機勃勃,一個虛無枯寂。

如此演變下去,天地必然復蘇。

“你亦可載。”

大地出現在李長生腳下,綠草蔓延,花開花落,萬般生機輪回起伏。

陰陽交替,即為天地輪回。

溪流緩慢的走過,猶如逝者的到了。

李長生想起來那年春,衛家秀才,衛家女,書香年華似水,少年英氣似火。

只是不敵人心險惡,不敵門第裙帶之見。

擡腳,刹那間貫穿天地的金色法相顯現,其中功德無窮,乃功德至聖之相。

李長生一生,也無愧於天地。

落腳,至聖之重,以至大地崩裂。

鳳媧碎裂,法則散落一地。

“……”

盤瓠看向李易。

李易解釋道:“大地之厚重在靈脈,山脈之高在於地脈,所以能被一腳踩碎。”

“原來如此。”

盤瓠點頭,他接受了這個回答。

天地再度化形。

化作一金石人,堅不可摧,鬥戰無雙。

名曰帝冕。

他之道乃鬥戰,最為了得的卻不是自身的鬥戰,而是對七情六欲的掌控。爭鬥的本質出自於欲望,七情六欲便是其一。

極致的鬥法之力,也是極致的神魂偉力。

而雷霆只是一瞬間,便化為了飛灰。

因為李長生最不缺的就是這兩樣事物。

鬥法與道心。

盤瓠無言。

李易解釋道:“鬥字訣,並非具體的鬥戰之法而是一種意志,戰無不勝的意志。任何一位無相正面對上他,恐怕都難以正面取勝,因為鬥戰意志會讓你難以生出對抗之心。”

“而我不受影響,自然不攻自破。”

盤瓠勉強接受這個理由。

老樹精已經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接下來無相一個又一個登場,盤瓠與老樹精二人也在其中。雖然比起他們真身差上些許,但仍然是貨真價實的無相。

可最終的結果仍然是一觸即碎。

李易非常熱心的想解釋,但盤瓠連連搖頭:“道友莫說了,莫說了。”

他怕再聽下去就要道心崩裂了,李易嘴上雖能說出各種理由,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以己之短,勝彼之長嗎?

如此已經超越了無相,這種強大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如果真的要去形容,大概就像那些螻蟻仰望無相,從凡人到聖王在無相面前都一樣。

反之,即是李長生。

李長生手中握的已然不是雷霆,而是道,遠勝於天地的大道。

雷霆能輕而易舉的貫穿天地,湮滅萬法,無可匹敵。縱然天地匯聚了萬古以來所有強者的道法,在那麽極致而耀眼的雷光面前只是徒勞。

一切的動作都是那般毫無意義。

哪怕是已經圓滿的天道。

在天地之中祂占據絕對的優勢,有著無窮無盡的天地之力,以及不死不滅的特性,以及李長生畢生所學。

祂相當於一個有著無窮乏力,不死不滅的李長生。

但祂終究不是李長生,縱然竭盡所能的去模仿和學習,費盡心力的拉短差距。哪怕分毫不差,也仍然不是李長生。

最後只剩道尊之法,並未出現,但卻一直存在著。

道尊之法造成了天道的問題。

……

天道在一次次毀滅與復生之後,祂與李長生已經鬥了百年之久。

祂又一次發問:“此為圓滿?”

李長生搖頭道:“我這一生皆是遺憾。”

天道疑惑,但如此情緒也只是存在一瞬間,立馬便淹沒在無窮無盡的法則之海。

渴望圓滿的意志,渴望你長生的欲望。前者誕生於10萬年前,而後者則是1萬年前。

此為變數,也是異常。

天道維持已然不易,思考與情緒根本沒有立足之地,祂也不需要。

李長生不圓滿,天道相信了。

“如何方為圓滿?”

“逝者如斯,既已錯過,此生追憶,不必念念回首。”

李長生搖頭,他會將過往所經歷的一切所銘記,卻不會為此而停下腳步。

此為修行,修道,修真。

吾道自成,吾心無愧,吾意無悔。

念頭至此,李長生擡手指天,一點清光凝聚,匯聚他之一生極致。

一點白光貫徹天地,此為絕天。

無數空白的天道碎片散落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中的法則被抹滅了。

許久,這次天道並沒有再度凝聚,而是以一種更加猛烈的速度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