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逆天而行(第2/3頁)

許和一身精氣神恍若回光返照一般,化作火焰熊熊燃燒。隱約間他看到了一位將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將。

他名李武曲,當是那降世的武曲星。

生而知之,當立萬世太平。

而圍在他周邊的那些布衣軍將士,仿佛是飛蛾撲向火焰。

紛紛單膝下跪,齊聲道:“百業平等,人無良賤!”

次日,許和便可上馬作戰。

他提著槍,振臂一揮,萬敵退避。

他帶著百人殺進了大山,又奪下了一個縣,一如既往的殺掉了縣令與地主,一如既往的分田地。

所求不過百業平等,人無良賤。

許和躲藏於大山之中,一顆心徹底沉澱下去,用夢中武曲練兵之法操練布衣軍,時不時出山打劫地主老財。

行如雷霆,去如閃電。

朝廷幾番圍剿下來無果。

次年,連年的災害戛然而止,天下好不容易得來一年豐收。

然而亂世並未因此結束,皇帝落水而亡,外戚奪位,天下勤王。

各路官道之上馬蹄聲連綿不絕,無數的軍隊奔騰,直逼京城。

李勝仙率領五千精兵趕到京城時,這座繁華的都城已然火光沖天,整座皇宮燒了起來。

他並未貿然沖進,而是原地駐紮等待,因為沒有皇命不得入京城。

一直到各方人馬齊聚一堂,一直到皇帝死訊傳來,他們才拔營進京。

一時間淒慘的叫聲響徹全城,各地的勤王軍隊一路燒殺搶掠,誓要將弑君反賊屠滅。

最終他們並未找到皇家血脈。

李勝仙只看到了一具具屍體,京城所有能繼承大統的人都死了。

他當機立斷下達命令:

“快去把五王爺給送過來!讓他進京繼承大統。”

王爺在外,為的就是這種情況。

李勝仙派出去的人並非最快,其中西南來的軍隊次日便推出了一個王爺。

當晚,李勝仙帶人夜襲,殺王爺,斬敵數千。

李勝仙一人可敵千騎,手持大槍,一聲怒吼震得不知多少人落馬不敢接敵。

最終等到了五王爺到。

年過半百的五王爺竟給李勝仙彎腰行大禮,道:“今天下大亂,求勝仙公助寡人,重整乾坤,掃平亂賊。”

“寡人願拜公為丞相,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為吾兒帝師。”

文臣之首,武官之首,又是帝師之位。

五王爺顯然也非等閑之輩,若是旁人或許就答應了。謀朝篡位說來簡單,可古往今來能成事者少之又少。

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優勢最大者,沒必要賭上身家性命。

並非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想當皇帝。

可李勝仙不一樣,李勝仙奪天下是他窮盡一生的執念,並非為了權,只是單純的想坐上去。

李勝仙故作喜色,單膝下跪說道:“臣定不辱命。”

只要把皇帝掌握在手裏,那就身負大義,將來奪取天下的機會便越大。

大義便是天。

那年他三十五,正值壯年,手握十萬兵馬,能被太子稱為仲父的權臣。

而在官場之上,李勝仙同樣有著超高的政治手腕,幾乎是憑一己之力穩定了動蕩的局勢,至少明面上躁動不安的各方逐漸平息下來。

然而世事無常,作為金字塔頂端的他們是暫時安靜下來,可仍然改變不了已經爛到根的社會。

起義。

如燎原之火的農民起義,仿佛是一夜之間在全國上下開遍。

因為連年的災害,導致大量的自耕農將土地販賣給士紳,失去土地的他們變為了無產的流民。

而無產者是最為躁動的。

暴民千萬,天下將傾。

所有的世家大族一夜之間感覺原本溫順的畜生變成了狼,正流著口水,齜牙咧嘴的看著他們。這次無論如何殺人立威都無用。

李勝仙立馬陷入了焦頭爛額的平叛。

他忽然發現一件事情,天下大亂並非天災而是人禍。想要徹底的平息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那就得把地還給百姓。

可吃下去的好處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這個天下已經爛了,根本不可能救回來。

正所謂禍不單行,布衣軍又出現了,隨後天下反賊皆稱布衣。

一群人沖出了大山,如當年打響起義的第1槍一般,又一次沖到了最前方。

所過之處士紳豪門屍橫片野,田地皆分於百姓。

其口號更是贏得無數百姓高呼。

“百業平等,人無良賤。”

口號總是要喊得響亮的。

短短一年時間,布衣軍已然占據了半壁江山,東西割據相望。

李勝仙也見到了傳說中布衣軍的領袖,並非聖人神人,而是一個頭發花白,五官有些熟悉的男子。

許和,非常久遠的名字。

“丞相,有些面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