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天地之圓滿李長生(第2/4頁)

李長生,或者他統治的仙宮。

那麽他們是如何解決道尊留下來的爛攤子?

這一點值得去探究。

“大日不可得,多看徒勞累。”

盤瓠的聲音從遠方傳來,他依舊整理著堆積如山的玉簡。

這些用來記錄信息與文字的器物,一直以來都存在。無論是修行界還是現代對於信息的記錄,是不局限於時代的,只局限於工具。

山頂洞人將文明書寫在石頭上,形成城邦的人書寫在動物的毛皮上,隨後是竹簡,草紙,紙。

修行界其實也是如此,只不過承載的事物發生了變化。早期會找非常堅固的靈物,最終影響後世,許多傳承都刻在石碑上。

玉簡算是靈物中的紙張,非常精妙的記錄器物。

而越是精妙的東西,越是容易損壞。

一萬個玉簡中平均有一個完好無損,十幾個殘缺,剩下的全部都是一塊石頭。原因眾多,大概能夠分為兩種,有受到外力破碎的,有長時間沒有得到靈氣保養消散的。

如果把這些玉簡類比於一個文明的書籍,那麽仙宮裏一座擁有幾百萬書本的圖書館,基本只有幾百本書幸存。還不能保證所有玉簡都是有用的,大量摻雜著關於仙宮的人文歷史。

後者還好,至少還能從中窺見一點仙宮的全貌,或許讀幾百萬本書就能夠將那個時代還原出來。可盤瓠越看越覺得,自己想的恐怕有些過於理所當然了。

1萬年的文明歷史按照文明習慣性的記錄所遺留,其書籍恐怕幾百億來計算,哪怕排除掉重復的也有幾十億。參考現代,如果把幾千年的人類發展歷史所記錄的文物統計出來,也是一個無法估量的數目。

估計需要幾十年。

盤瓠如此作出判斷,假設自己一個一個看過去,幾十年如一日才能看完。

他自然等得起,莫說是幾十年,就算是千年也不算長。閱讀這些玉簡,讓盤瓠有一種縱觀歷史的感覺,他並不討厭。

但有人顯然等不及。

秋無極來到堆積成山的玉簡前,四處張望,神識探出快速的掠過刻在表面的“書名”。

【論初學者如何修行?】【第一千年居民飲食研究】【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電氣與蒸汽機?】【道德十二經】【宗門與王朝的關系】……

盤瓠介紹道:“文明的標準就是人文歷史的完善,而這需要一大群脫離生產的研究者。仙宮的行政與治安成本很低,再加上安逸的環境,讓許多修行之人在不同方面進行鉆研。”

“學習怎麽做菜?”秋無極語氣依舊的冷淡,帶著一絲不屑道:“過度的安逸只會讓劍變得遲鈍,所以仙宮從未誕生過非常強大的鬥法大能。鋒芒萬丈苦寒出,唯有鬥戰方有始有終。”

“可以這麽說,就像現代再頂級的拳擊手也無法廝殺得過古代猛將,又如太古對比後世。”

盤瓠不可置否,他一揮手身邊堆積如山的玉簡就是落葉一樣飄起,隨後被挑選出來的關鍵信息只有半米高的小土堆。

“但仙宮道德十二經有言,修行不只有鬥法。鑄劍為舟,鑄法為軍。”

“讓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而不是一味的優勝劣汰擠壓他人。如果強者的標準就是鬥法,那麽你只會得到鬥法強者,類比現代只會得到一群丟石頭的野蠻人。”

秋無極微微擡頭直視對方的眼眸,他看到了一些不同尋常,一縷昏黃的光芒構建出一道虛影。

滿頭白發,年老,男性,人族。

“你?”

“不用擔心,這只是存在於過往歷史的一道虛影”盤瓠微微張開雙臂,他所處的方寸之間,早已停滯的天地竟然流轉起來。

或者說倒轉。

“我讓他上了身,獲得了他的思維,他的眼界,他源自於人的欲望,如此能更好的了解那個時代。可惜天地早已破碎,我只能取得一絲絲的思維,對自己進行自我演化。”

從過往的歷史呼喚虛影,超脫於常理的能力。

秋無極後退半步,眼中多了一份忌憚。

前世他見過類似的,鳳媧能夠化大地為身,化地脈為骨,化靈脈為血。當年如果不是對方主動認栽,道門恐怕得把整個大地給打崩才能勉強殺死對方。

道尊也確實有這一準備。

盤瓠,宙,掌握古往今來的大聖人。

時間的奧秘無人可知,秋無極直至今日都沒有應對時間力量的經驗。

他口中的思維與催眠是否意味著自己可以竊取過往強者對天地的領悟,哪怕只是一絲絲,也足夠在生死相搏中獲得巨大優勢。

道法破不了同門,“我”最難戰勝的就是我。

“你覺得什麽才是仙宮時代的重要歷史?”盤瓠突如其來的詢問將秋無極的思緒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