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獨占人和(第2/3頁)

“天下不是貧道一人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

仙宮113年。

四季如春,無災無病,人如一副欣欣向榮的模樣。環境甚至隱約間有了些許回暖,一些海拔較高的地區,原本冬天溫度能到零下,但是最近幾年冬天的溫度一般不低於10度。

部分河谷地區更是鳥語花香,土壤肥沃,在充足的肥料與法術加持下產量翻了一次又一次。

在滿足基本糧食需求後,人們開始重新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開始種植各類蔬果與香料。但就在今年年初,仙宮一紙命令禁止的一切的非五谷作物種植,取而代之的是稻谷與高粱。

如此民間百姓沒有抱怨,聽聞是仙人命令,大部分人主動的去移除經濟作物,轉而種植稻谷與高粱。

與此同時,寒災的消息被公布,如此讓天下百姓有所準備。

又是一年征收糧食的時候。

征收官剛打開糧倉的大門,還未組織人手前往各村鎮進行征收,就看到門口有一個老漢坐著,身旁的推車放著幾袋稻谷。

征收官問道:“老丈,您這是作甚?”

“俺來納糧的。”

征收官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老漢想要避稅。

因為仙宮收的是二十稅一,也就是農民要把自己收獲的上繳二十分之一。根據對畝產的粗略計算,一畝地的畝產是600斤,那麽就要交三十斤。

以上是針對只擁有5畝地的人。

如果地產超過5畝,稅收會達到十九稅一,超過10畝又上升一個台階為十八稅一。

如此類推下去,擁有上百畝地的大地主,要交三稅一。

同時為了防止擁田者瞞報產量,在排除天災人禍等因素,畝產不達標會被沒收部分土地。

自己交稅就是想瞞報。

比如今年畝產高,自己上門來交,一般是按照平均畝產來收。如此也是仙宮默許的,用來激勵百姓去提高畝產。

“俺們也是來交糧的。”

“還有我。”

“我也是,別插隊啊。”

忽然遠處傳來聲音,征糧官擡頭望去只見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扛著糧袋跑來。

有的一家老小各扛一袋,有的推著推車,有的甚至拉來了牛車。

征糧官記得今年不是豐年,他們提前做過調查,如此才好擬定收糧方案。

比如今年主動納糧的平均點,豐收時會上漲幾點,爾收時會下降幾點。

難道我們的考察出錯了?

他拉來旁邊的副官低聲說道:“這是怎麽回事?不是說今年除了河套地區基本沒有豐收,甚至有些地方因為氣候還欠收了。”

“昨日主動納糧的征收點已經放出了,這得少收多少糧?”

副官也是滿頭大汗,道:“小的親自去的,一個月考察兩次,確實不是豐年。”

“大人,要不我們臨時改價?”

“你怕不是腦子進水了,調查不嚴頂多是停職,隨便更改征收點嚴重點是要掉腦袋的。”

仙宮之中最忌諱的就是亂收稅。

征糧官一咬牙,只能硬著頭皮開倉收糧。

第1位老漢上稱,擁有擁有土地五畝,納糧三百斤。

“嗯?!”征糧官瞪大眼睛,看了一眼手上的賬本。

“老丈你是不是拿錯了?5畝的土地你交300斤的糧?”

按照二十稅一,換算一下就是這5畝地產了6000斤的糧,畝產高達一千多斤!

足足翻了兩倍。

你這地裏是放了什麽靈丹妙藥嗎?

老漢拍拍胸膛,一臉傲然的說道:“畝產一千斤理應就該交這麽多,交的多我光榮!”

“……”

征糧官與副官後退一步,轉身又開始扯耳朵小聲說話。

“怎麽辦?按照規定我們得收,從來沒有拒絕交糧的先例。”

“可是大人,這賬本交到上面去,我們如何交代?”

“要不我們這樣,等一下你去調查這人的田,同時上交的賬本也給上面標紅,主動要求徹查。”

“可行。”

征糧官收下了老漢的糧食,隨後第2位上秤。

八畝田,交六百斤,畝產同樣是千斤。

第3位。

十三畝田,交1200斤,畝產達到了誇張的2000斤。

征糧官徹底麻木了,很難想象是什麽樣的豐年能讓畝產直接翻了兩倍,有的甚至是4倍。

隨著各地收糧點將賬本送到仙宮,太陰仙君負責清點,只是看一眼就把賬本甩到負責人臉上。

她勃然大怒道:“你們這是把本宮當傻子嗎?畝產3000斤,怕不是人踩進去稻谷杆子都能把他撐起來。”

“立刻徹查,誰敢亂收糧,殺無赦!”

幾個月前仙人才強調不強搶百姓之糧,如今各地竟然敢平均收糧達到300斤,有的地方甚至達到了1000斤。

按照標準的五口之家,每年種出來的糧食都不超過兩千斤,收一千斤這是要逼人造反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