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仙人治下的時代(第2/3頁)

“或許當你見識到仙長治下的時代,就沒那麽恐懼了。”

那時大洪災之後,在仙宮的治理下人族開始步入新時代。

治安相對於王朝統治的時代更好,百姓更有尊嚴,執法力度也更嚴。

但仙長不滿意。

以前眼不見所以管不著,如今真的執掌天下,以仙長的性子就必須做好。況且人族還遊離在溫飽線,一旦某地糧食收不上來,很快便會出現饑荒。

資源短缺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黑惡勢力。

就如同前不久的事情,處於最頂端的仙門不會去欺壓百姓,在各大城主府卻因為他們的管理疏忽而肆意妄為。

最後爆發動亂,仙宮鎮壓,最後掉了一地的烏紗帽。

宰相潘君沒有拒絕。

這次事件讓他意識到仙人不是老好人,這是一位蕩平亂世的強人,一位橫壓幾千年的至強者。

對方的喜好非常重要。

話音剛落,宰相潘君只感覺眼前一個恍惚,再次睜眼時已然身處一片竹林。

遠處有一位青衫道人盤坐於地撫琴,面前道士與和尚鬥法。

通過面相可以認出道士是清玄,面容更顯稚嫩。而和尚面相異常俊俏,紅唇齒白,寶像莊嚴。

清玄將和尚壓在身下,對方沒有絲毫反抗的余地。

宰相潘君認不出來是渡世,問道:“清玄道長,這是洪災之後?您怎麽還是這麽年輕?”

按照官方的推算,仙道洪災之後清玄道人應該已經接近大限,不說馬上嗝屁,至少也不會如此稚嫩。

“這屬於貧道經常拿出來欣賞的鎖屏記憶,對了,那個和尚是渡世。”

清玄欣賞了幾眼,隨後帶著宰相潘君穿過竹林,轉瞬間二人站在一座古代城市中。

人們粗布麻衣,有的挎著竹籃,有的扛著布袋,有的在街邊吆喝做生意,更有乞丐在乞討。

宰相潘君朝遠方望去,看到一面至少百米的巨大城墻,有修士禦劍飛行而過。

忽然一股惡臭撲面而,明明街道還算幹凈,不知臭味從何處飄來。

清玄道人解釋道:“由於城裏人住的太多了,糞便堆積成山,風向一變整座城都被熏得受不了。本來能通過勘探風水,以及陣法解決的。但下面的人太懶,且不當回事。”

說完,又一股惡臭撲面而來,宰相潘君差點忍不住吐出來。

仙人的時代,多少帶點味。

……

宰相潘君在渡世的帶領下,挑選其中一座比較有特色的城市,進行人文地理實地考察。

雖然是以清玄的視角,但是化神的記憶足以模擬出一個虛擬現實。

他們考察的城市名叫雲東城,一座位於天州東南部地區的城市。

城市的名字取自東邊有雲朵飄來,清玄又說:“所有城市的名字都是仙長取的,他說看到東邊飄來的雲朵,就想起了一位故人。”

宰相潘君不用猜大概也知道是誰,這個時間段劍仙已經死了。

雲東城中各處都立著一塊石碑,高10米寬五米,上邊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

兩人站在石碑前,仰著頭看著上邊的文字。

通過清玄的點撥,宰相潘君只是愣了一下,便看懂了上邊的文字。

【民法】【刑法】【未成年保護法】【商法】【行政法】……

一整面下來全部都是法律法規,有的寫的異常詳細,有的則極其簡略。

取名方式很有現代風格,但內容卻因地制宜的進行了改造。

比如刑法,其中對於正當防衛的定義就比現代寬松得多,並且寫的異常簡略。

無罪防衛包括並不限於持械強闖民宅者,強搶婦女兒童者,強奸者,持械歹徒等等。

宰相潘君看到不由的發出疑惑道:“法律如此簡單,難道就不怕有人利用法律殺人嗎?比如這強闖民宅,鄰裏矛盾經常有,如果殺人合法那豈不是會平白添上許多案件?”

鄰裏矛盾是最容易吵架鬥毆,如果有一方故意惹惱另一方,一旦對方拿著武器走進家門,被殺的也只能怪自己。

在宰相潘君看來非常不合理,法律不應該以懲戒為目的,更不能成為普通人殺人的手段。

“放現代確實如此,但這是一個農耕社會。人心沒那麽復雜,比起程序正義,這裏更注重結果,也注重人心。”

清玄微笑反問道:“律法設計的越嚴,條件越多,說明上位者不需要百姓怎麽做。而仙人喜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種事情自然條件簡單明了。”

“而且不要忘了,在這個社會裏持械相當於持槍。”

宰相潘君稍加思考,最終點頭認同。

在農耕社會確實不能要求,像現代一樣嚴密的法治體系。先不說適不適合,就執法部門不一定能夠有這麽高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