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凡人與修士(第3/4頁)

雲華真人搖頭嘆息,他能感覺到上清宮也在與天下仙門對抗中越發嚴厲。

……

仙道洪災34年。

仙霞派與其他宗門完成交接,以後遷徙途中的土城不再由他們負責。

雲華真人來到了天州,只見一座巨城不知何時屹立在高原之上,無數凡人在其中休養生息。連綿不絕的稻田給這荒涼的荒漠披上了一件金色外衣,清風拂過,無數戴著草帽的農民在其中勞作。

四通八達的田埂上,有妻兒為他們的丈夫送來吃食,有行腳夫扛著茶水到處叫喊。

在如今的亂世之中,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又如傳說中的桃源鄉。

仙霞派眾多修士驚奇的看著這一幕,但很快他們的臉色變得有些怪異,甚至可以說是心痛。

“掌門,這些田地都是用靈氣供養的。”

“……實在是太不像話了,如此珍貴的靈氣,竟然用來給凡人種田。”

“仙宮掌握天下六成的靈脈,寧願分給凡人,也不分給我們。”

聽著門人的抱怨聲,雲華真人只是嘆氣搖頭。要是以往他肯定會呵斥,可如今抱怨聲也是主流。

只是不知道何時會爆發。

……

仙道洪災35年。

天州人族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萬,相當於兩個凡俗王朝。為了應對越來越多的人口,一宮兩門決定加大對靈田的種植,同時暫時削減了部分修士的靈庫支出。

消息一經傳出,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整個修行界為之震動。

所有修士頓時坐不住了。

要知道如今九州靈脈有六成掌握在一宮兩門手上,靈庫可以說是天下靈脈的出入口,不知多少修士靠著靈庫修行。

一宮兩門要削減對修士的供給,相當於動了所有人的蛋糕,他們如何不著急?

許多修士找上了執掌靈庫的月宮,想要討個說法,但話還沒說幾句就被太陰星君給趕出去了。

太陰星君回應讓人啞口無言。

“靈脈本是仙人得,莫要把仙恩當做理所當然。”

仙宮掌控的六成靈脈是在世仙當年殺出來的,按照恒古以來的規矩,寶物強者居之,於情於理都屬於仙人。

可天下靈脈就這麽多,他們總不能去搶仙宮的吧?

……

仙道洪災37年。

經過長達5年的遷徙,九州人族均已遷徙天州,人數逼近了兩萬萬,相較於沒有遷徙之前的四萬萬,幾乎可以說是死傷過半。

這些人要麽是死在了路上,要麽就是不同意遷徙,留在原地被大水吞沒。

這些死去的人無人在意,因為生者仍在苦苦的掙紮。

天州高原土壤貧瘠,只能生出一些青草,有些地方甚至是永久凍土。如此惡劣環境並不是人越多越好,民眾沒辦法自主的開墾土地,只能種需要靈石供養的靈稻。

而靈石是有限的,本來是用來給修士修行的現在一半以上都拿來給凡人種田。

雖然這些靈石全部都是從靈庫裏出來,本事上是屬於仙人的財產。可這麽多年來大家都靠著靈庫吃飯,久而久之大部分修士都是依靠著靈庫。

一宮兩門把靈石的供給這麽一砍,許多修士甚至無法維持日常的修行所需。有能力者直接出逃海外,有的宗門甚至舉宗遷出去。

而絕大部分人是沒有逃離九州的能力與氣魄,因為天災不只是針對九州,外部的環境同樣惡劣。只不過九州帶的兩萬萬個拖油瓶,所以才顯得艱難。

凡人的吃飯問題與修士的修行問題,一宮兩門選擇偏向前者。

最終矛盾爆發於仙道洪災38年,仙道24大宗門大能,各方名宿,以及數萬名修士齊聚上清宮與清玄道人對峙。

有人所求恢復靈石供給,有人所求放棄凡人,也有人只是求能安心修行。

當仙宮是給他們支付了足夠的報酬,所有人都簽下了契約。可如今38年過去,所有人都精疲力盡了,不想再為凡人的事情操心。

許多宗門甚至冒著被追責的風險,讓門內弟子閉門不出,或是幹脆把有天賦的弟子藏起來。

雲華真人作為少數幾個元嬰巔峰,他站在清玄道人面前,拱手彎腰道:“還請清玄道長成全吾等,吾等只求重新歸山修行,不再管紅塵之事。”

清玄道人無言以對。

在法理上他占優勢,所有宗門當年與一宮兩門白紙黑字都簽好了。幫助凡人渡過這次難關,靈庫所掌握的靈脈四成贈予他們,同時還附帶著許許多多的天材地寶。

如今天材地寶他們拿了,就差事成之後的靈脈。

可在情理上,他又無法責怪這些人。

他們已經盡力了,三十年沒日沒夜的奔波已經仁至義盡。如今舍棄靈脈,想要退出也難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