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仙道洪災,天州遷移(第2/4頁)

沿途遇到妖魔就出手斬殺,遇到病患就出手救治。

他所在的岐王朝總體而言還算不錯,至少沒有出現饑荒,大部分人還是有口飯吃的,一些村子甚至還有雞鴨魚肉招待他。

李長生滿意的點頭,又乘著小船,沿著濤江前往下一個王朝。

與此同時時隔一個多月,武朝被廢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岐王朝。頓時朝野震動,當朝皇帝下令徹查糧倉,無數官員被抄家問斬。

凡是有哪個糧倉缺糧的,不需要任何調查,當地父母官不把糧補回來,當場就會被欽差就地處決。

岐朝皇帝仿佛瘋了一般,連續下了一道又一道聖旨,全國的軍隊烏泱泱的到處跑。

只要涉及貪墨糧食的,甭管是什麽皇親國戚世家大族通通殺無赦,把他們皮剝下來都要把糧食補回去。要是換做往常朝廷內的大臣不會容許皇帝這麽胡來,地方的世家豪族也不是軟柿子。

皇帝這麽幹只會激怒整個全國的士人階層,從而導致劇烈的動蕩,甚至是被暗殺。皇帝也沒辦法肆意妄為,真正能夠做到至高無上的皇帝少之又少。

但現在不一樣,事關國本,拼個魚死網破皇帝也要糧追回來。

因為武朝已經給他樹立了榜樣,糧食如果沒有找回來,大岐也要改朝換代了。

……

後吳王朝。

後吳臨近濤江,太平之時本是九州最富饒的地方,如今已經化為一片汪洋。

農田被沖刷殆盡,只剩下荒蕪的沙灘。

天空下起綿綿細雨,李長生帶著鬥笠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一路走來大部分村子都是鬼村,房屋空無一人,只剩下幾只餓得兩眼發紅的老鼠。

大片大片的土地荒無人煙,再也沒有昔日連綿成片的麥田。

他不由得加快步伐,終於遇到了正在趕路的一行人。總共數十號人,每一個人都衣衫襤褸,骨瘦如柴。

李長生將身上的所有幹糧分給他們,中途不夠吃,便折轉千裏抓來了一頭野豬,這恐怕是千裏之地最後一頭豬了。

洪水不僅僅是影響人族,其他生靈也受到影響,甚至是滅亡。比如此時的東海已經是一鍋熱湯,普通生靈難以存活。

等眾人吃飽,恢復了些許力氣,李長生在開口問道:“這裏的人呢?”

“都跑了。”

回答者眼中因為吃飽而泛起的光彩,下一刻便被無盡的麻木籠罩。

有一種苦叫做麻木。

“大水潮起潮落,三年淹了上百裏地,我們也跑了上百裏地,靠著朝廷發的糧勉強撐得過來。隨後找了個地方繼續種田,開墾荒地,本以為來年能夠吃上一口。沒成想水又退去,大部分田地無水可澆。”

後吳並不在天地變動最劇烈的地方,降雨相對而言很正常,不至於一下就是三年。可他們賴以生存的濤江卻貫穿整個九州,上遊下大雨,下遊泛洪澇。

濤江就如同吞沒一切的怪物,三年大雨可膨脹上百裏,三年大旱過後又退去。

李長生微微沉默半響,隨即問道:“逃去哪裏了?”

“逃跑去皇都了,那裏有糧食可以吃。跑得到就活,跑不到只能等死。”

李長生將他們送到了後吳皇都,一座巨大無比的都城,此時一半被淹在水中,另一半擠滿了難民。

城中一股死氣沖天,每天都有無數屍體擡出去焚燒。

瘟疫。

李長生淩空而立,宛如春風般柔和的氣息籠罩整座城池,只見他輕輕揮手,一股春風襲來,吹去了所有的病痛。

他沒有如同往日一樣不緊不慢的救人,而是直接以大法力直接貫入人體,驅趕病痛。

雖後掐指一算,瞬息之間便找到了後吳皇帝。

只見一個頭發花白,穿著粗布麻衣的老人跪在泥土中,正仔細地端摩的一株水稻,一朝皇帝就如同鄉間老農一般,皮膚黝黑,發絲淩亂,渾身泥濘。

李長生將注意力看向對方雙手捧著的水稻,水稻顆顆飽滿,根須蘊含著一絲絲的靈氣,但稻谷卻毫無靈性。

有靈氣的水稻並不少見,基本都是修行宗門培養出來的靈米。可以用來吃,也可以作為丹藥的輔藥,甚至是用來布陣。

稻米含水土之氣,可調和陰陽五行。

但這株水稻不同,只是單純的以靈氣為營養,結出來的稻谷毫無靈氣。

“你這株水稻從何而來?”李長生開口問道。

這一刻後吳皇帝才後知後覺,擡頭看到一張平平無奇的面容,先是疑惑與戒備,緊接著微微瞪大眼睛。

“仙人?”

在世仙的畫像凡俗皇帝基本都保留有,一些有毅力與能力的皇帝,還去參加過修行界的廣寒宴。雖然基本都是坐在末席,可通過月宮的投影法術,見過李長生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