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下病,仙人醫(第2/3頁)

“起來吧,你無罪。眼耳鼻加起來也不過三對,如何看得清全天下。”

李長生微微擡手,清玄道人的身體便不受控制的站了起來,如此渾厚的修為讓人驚嘆。

哪怕清玄如今已經稱得上是當是頂尖,可在李長生面前,他依舊如同當年逃竄進山神廟的孩童一般。

“但無罪不代表無過,你們只知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卻不知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人總是貪心不足的,這五百萬萬擔糧食不是一人拿的,而是幾十只大老鼠在前面搶,成千上萬只小老鼠在後面偷。

上行下效,你拿一點我拿一點,所有人都覺得沒問題,層層剝削莫過於此。貪念一事本就無法避免,出問題了就補救,該罰的罰,該殺的殺。

“小道知錯。”

清玄拱手低頭,從頭到尾他都沒有狡辯半句。

他有許多理由可以為自己辯解,也有許多事情與自己無關。可終究是職責所在,人命容不得半分的辯解。

“還請仙長再給我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李長生問道:“你接下來該怎麽做?”

“廢除仙凡兩隔的規矩,凡俗的事情暫時由修行界暫代。修士之中也有貪墨一事,可修士再貪也不會去貪凡人的糧食。”

聽聞清玄的回答,李長生眼眉微擡,目光直視對方的眼眸,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

“你真的確定了?這九州萬萬裏,你管得過來嗎?”

治理國家是一門精細活,一旦稍有不慎將有可能波及無數人,對天下的傷害不亞於妖魔屠戮。

“如今災難當頭,凡人王朝難當大任,只能由我們修士頂上去。您說過實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修士應當扛起這片天。”

清玄言語之中充斥著對凡人王朝的不信任。

這一次的貪汙事件讓清玄非常惱火,他恨不得把所有官吏都殺一遍。可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他這麽做,因為天下仍需要人來治理。

他們最多只能是殺頭留尾,把類似皇帝,王公貴族,朝廷大官等領頭的殺了。

“武朝一共20座城池,1563個縣,數萬村莊。每個城池配一名金丹,每個縣配一名築基,根據當地民眾的數量加派修士。讓修士去監督官府,杜絕貪墨難,避免饑荒易。”

清玄明顯是有備而來,拿出他早已準備好的計劃與說辭,給李長生一一講解,上到監督下到民生,再到防洪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靈庫會根據修士的功勞發放靈石,而修士每三年一輪換,同時上清宮長老會時不時暗訪,起到對修士的監督作用。

本質上就是把皇帝與朝廷換成了修士,其余的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原有的那個官府。可只是這一點小小的更換,卻能讓天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修士與凡人的利益不同,自然也就不存在著與民爭利的問題。一個築基修士不會為了一些黃白之物而去拿自己的腦袋冒險,哪怕他們在凡俗貪圖享樂也比之前的武朝好。

再貪也不貪糧,百姓有口飯吃比什麽都重要。

聽完清玄的講述,李長生問道:“如果上清宮的弟子犯錯呢?”

紅塵萬丈中有著太多的誘惑,或許修士不在意黃白之物,可凡俗中可不只有黃白之物,權與色同樣讓人難以抵擋。

同時凡俗王朝也有一些靈物,只是相對於修行界來說非常的少。也正因為如此,凡俗王朝才請得動部分修士作為供奉。

權,財,色皆有,有人犯錯是必然的。

可宗門關系又是復雜的,小七從小被自己送入上清宮,與其他門人不是血親,但勝是血親。人活在這世上就難以割舍感情,修士也是如此,同樣會有各種人際關系。

世上真正做到無拘無束者少之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

“殺無赦。”

清玄斬釘截鐵的回答。

李長生嘆了口氣,道:“到那時你來找我,我幫你殺。我殺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你是他們的掌門。”

接下來的數日,兩人對於往後天下如何管理進行了討論,小小的一艘木船就決定了往後九州的格局。

維持了千年之久的仙凡兩隔,在兩人一問一答中就此崩塌,上清宮正式接管武朝。

最終小船靠岸,遠處是一個漁村。

李長生走下船來,順著小路邁步朝著漁村走去。

清玄在後方問道:“仙長,您去哪裏?”

“治病,救人。”

平緩溫和的嗓音順著春風傳來,山村小道之上青衣道人背著藥筐,挎著寶劍,重新走入了紅塵當中。

因為天下又病,所以他下山了。

3000年前,一介山野遊方行走天下,數百年如一日的行醫救人,傳播醫術,治療瘟疫。

那時九州的醫術如蠻荒,山野遊方本不會醫術,救的人多了,吃的草藥多了,自然而然的就總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