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易講道

空氣中彌漫起了無言的尷尬。

淵並不覺得自己這一聲前輩有何不妥,身處山巔可眺望遠方,也可仰望更高的山。

他們不懂,站的地方太低,看不到高山之高。

修行達者為先,叫比自己強的人一聲前輩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而且人家真的比自己強,強到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

淵越是以自身的道行去試探,深淺未知,恍若無盡的海淵一般,越往裏探越黑暗。

淵?果然是那具枯骨。

李易此刻心緒也是頗為怪異,那一年他入古城見到這具枯骨,實際上是把對方當做前輩來看的。

加上死者為大,又闖人家道場。李長生當年進去拜一次枯骨,離開時又拜一次。

可現在這麽一位強者,叫自己前輩,他們的關系兩極反轉。但好像也沒什麽問題,以達者為先的理論,叫自己一聲前輩沒有問題。

李易稍稍愣神過後,也拱手回禮道:“李易,無門無派的山野道人。前輩之稱便免了,我們以道友之稱即可。”

雖然對方確實沒自己強,但也弱不到哪裏去,至少也是雲舒級別的強者,在某一領域勝過自己。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淵可以是自己的同道乃至老師。

他學了如此多的神通,就是奉行這種精神得來的。

沒必要因為一時的成就而驕傲,更不應該因自身走得遠一點,而去藐視落後者。

“那吾就僭越稱一聲道友。”

淵心境莫名的有些舒坦,言語中帶上了一絲真誠。說話間他的身體快速縮小,縮小到了兩米方停止下來。

“道友來訪,還請入道場一觀。”

“那就打擾了。”

李易與淵肩並肩走入了黃泉古城,這座城不像是給人居住的,入眼的盡是香火廟宇。

極盡香火之榮華,不弱於凡間。

淵頗為自豪的介紹道:“這就是吾之道場,酆都。以周天星辰排列,28座大廟,東南西北各7座,余下有365座小廟,可供養鬼神8萬余位。”

鬼神,太古年間對於香火神的稱呼。食人的叫厲鬼,食香火俸祿的叫鬼神,二者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有些鬼神既吃俸祿也吃人,但只要吃上一口香火,便可稱神。

李易回想起自己剛入修仙界時,遊歷天下見過許多活人祭,越是古老的神盛行如此。不過有陰司的地方,活人祭一般會被打成邪神,雙方只能存在一個。

活人祭真正杜絕,要到自己執掌天下後。

李易問道:“道友養如此多的鬼神,所求何事?”

古代皇帝為了安全與排場會有大量的士兵與太監,但很少有8萬人的皇宮。凡人皇帝尚且如此,一個頂尖的大神通者又何須八萬個鬼神?

愛慕臉面也不必用到8萬鬼神,有古籍記載,古之聖者出行龍鳳為駕,萬裏祥雲。

安全方面更不用顧慮,強人社會與普通的凡人社會不同,強者不需要依賴他人。

淵不假思索的回答:“自然是為了天地運轉,天下萬方,三千秘境之亡魂,都需要酆都來引導讓其歸於天地。吾一人分身乏術,無法應付每日萬萬計之亡魂,所以便冊封了8萬鬼神。”

酆都維持天地運轉?引導亡魂歸於天地?

忘川與陰司的結合,確切來說應該是二者其實是酆都分離後的產物。但為何要分離?是因為效率?

李易回想了一下在修行界陰司城隍的數量,好像確實沒有8萬那麽多,最多也就1萬不到。

但他不認為酆都與陰司二者的關系是因為效率,掌控生死的權力不會因為效率而讓出去。

還有忘川河上的那些遺骸,以及最後他化作枯骨的下場,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麽?還有瓊羽當初又為什麽會出去殺人?為天道殺人,天道自己殺不了的人是誰?

說到底天道應該沒有這種主觀意識,為何又驅使一個天地之靈去殺人?

這些都是李易頗感興趣的,之前他沒那個心思,畢竟自己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人活一世什麽都要知道,未免有些太累,不過現在人閑了下來就變得有些八卦。

“在我的時代,沒有酆都,只有陰司。亡魂是城隍來引導,忘川河讓殘魂歸於天地。”

聽到李易的話,淵神情倒沒有太多的變化,喜怒不言於外是一位強者的基本素養。若是情緒像凡人一樣起伏不定,控制不住,說明自身出了大問題。

他嗓音平緩的說道:“萬物皆求變,何來永恒不變的道場。優勝劣汰,成王敗寇。陰司我那時沒有,因為我還在,我死後自然管不著。”

說話間兩人便來到了古樸斑駁的青銅宮殿,外邊有三口井,裏邊上書輪回殿。

瓊羽和不老人兩人如同劉姥姥入大觀園,那是左顧右看。不老人礙於面子只用余光打量,瓊羽這種非人的一團氣上躥下跳,恨不得地板都要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