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入京

吳桐一貫是知無不言,事無巨細地匯報。

信中說,從入了臨州開始,準世子妃便開始招待他們吃喝,從東坡肉,魚圓湯,酸蘿蔔,再到春餅卷菜,鹽水鴨,巨大的蟹粉獅子頭……小小一張紙,幾乎寫成了一張菜單。

墨竹見李承允面色古怪,便問:“世子,蘇家那邊沒事吧?”

李承允若無其事地收起信紙,道:“沒事。”

青松小心問道:“世子,吳桐還在信中詢問,是否應該繼續聽準世子妃的安排,末將當如何回復?”

相較於婚事,李承允更關心邊關戰事,故而南下接親之事,全部交給了吳桐和青松打理。

李承允道:“只要不出格,就隨她去吧。”

青松倒是有些意外,但仍然應聲而去。

墨竹見李承允有些心不在焉,打趣問道:“新娘子都啟程了,世子還不早些回京?”

李承允斂了神色,道:“從阡北回京城,日夜兼程不過四日,時間還早。”

墨竹道:“近期又無戰事,世子早些回京也無妨,阡北有我,定不讓世子操心。”

李承允默了片刻,道:“不必了,回程四日,成婚一日,九日足矣。”

墨竹瞧他,笑道:“世子這心也太狠了些。你突然成婚,本就讓一眾京城貴女哭天搶地了,拜堂後便走,豈不是連世子妃也要傷心了?”

“這婚事是我父親做的主,我雖不願卻也答應了他,難不成大婚之後,還要我陪那蘇小姐日日囿於後宅?”

墨竹一搖扇子,道:“世子此言差矣,夫妻之間本……”

“先生。”李承允出聲打斷了他,道:“如今瓦落已在騎燕山以北築巢,與其關心我的婚事,不如好好想想接下來的對策罷。”

墨竹無奈搖頭,“好好好,算我沒說。”

兩人便回到了之前的話題上,聊至半夜方休。

墨竹離開之後,李承允仍然沒有多少睡意,便踱步出了營帳。

營帳門口的士兵見了他,立即恭敬行禮。

李承允的目光落到了對方握著長.矛的手上,那只手凍得腫如沙包,紅得嚇人。

“下值之後,去找軍醫領些凍傷藥。”

士兵一愣,頓時受寵若驚,“多謝世子!”

李承允沒再說什麽,只信步離開了營帳,向馬廄走去。

馬兒最通人性,一見到李承允,便沖主人興奮地跺了跺前蹄。

李承允解開拴住的韁繩,將烈火牽了出來,烈火仿佛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麽,腦袋便主動蹭上了李承允的手,以示親昵。

李承允唇角揚起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輕輕摸了摸烈火,便翻身上馬,一夾馬腹,烈火便像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

李承允一人一騎,在夜色中馳騁,耳邊寒風獵獵,吹得衣袂翻飛,卻依然面不改色。

不知過了多久,李承允才攏住了韁繩,讓烈火停了下來。

他跳下馬背,輕拍了下烈火,道:“去罷。”

烈火仿佛聽懂了一般,便踱著輕快的步子,奔到了不遠處的湖邊。

阡北周邊地貌貧瘠,甚少有水草豐美的地方,李承允偶然間發現了這處原鏡湖,湖邊景色優美,草木茂盛,於是便偶爾帶著烈火來這兒,讓它飽餐一頓。

李承允立在湖邊,靜靜凝視前方。

廣闊而平靜的湖面上,有一輪明月倒掛,與夜空中的彎月遙相呼應,長風襲來,水中的月亮被吹得微微顫動起來,渙散片刻之後,重新凝聚成形。

岸邊遂風聲粗糲,冰冷刺骨,但李承允卻覺得比錦繡喧囂的京城,好太多了。

-

蘇心禾一行人一路北上,不過走了七八日,便順利地入了京城。

吳桐按照侯府的吩咐,將蘇心禾送到了城郊的一處別苑,別苑中的掌事婆子快步而出,她見到蘇心禾,起先愣了一愣,隨即才沖她福了福身子,道:“老奴駱氏,見過蘇小姐。”

蘇心禾笑著點了下頭,“駱媽媽好。”

吳桐便擡起頭來,看了一眼這別苑的牌匾,似是有些意外,但他也不便多說什麽,便道:“駱媽媽,蘇小姐便交給你了。”

駱媽媽知道吳桐是李承允最器重的副將之意,滿臉堆笑地應下:“吳副將放心,老奴一定好好照顧蘇小姐。”

蘇心禾轉過頭來,認真地看著吳桐,道:“這一路上多虧了吳副將的護送,我才能順利入京,請吳副將受我一拜。”

說罷,蘇心禾便對吳桐行了個禮。

吳桐詫異極了,忙道:“蘇小姐萬萬不可,這是折煞末將了。”

蘇心禾卻不在意的笑笑,鄭重道:“還請吳副將,替我向其他護衛的士兵表達謝意。”

青梅順勢拿出一個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遞給了吳桐。

吳桐面色微頓,語氣頓時嚴肅起來,“蘇小姐,這有違軍紀,使不得!”

蘇心禾眨了眨眼,道:“吳副將以為這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