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豬圈

白嬌嬌不知道要如何去救沈衡,只能半推半就,隨著沈衡的性子來。

對於沈衡的猛烈,白嬌嬌下意識地往後退,腦袋一下磕到了墻。

沈衡伸手護住白嬌嬌的腦袋:“嬌嬌,抱緊點。”

天已經黑了,白嬌嬌哼哼兩聲,挺身擁住沈衡,隨他如何。

白嬌嬌和沈衡一塊去了大隊長家裏,鄭旭看到他們兩個來,破天荒地客氣了一句:“吃了沒?”

沈衡瞥了眼桌上還沒來得及收拾的菜,是一碟腌蘿蔔幹,想起自己媳婦今天中午給他做的是香噴噴的蘿蔔燉魚幹,心裏美的要命。

都是蘿蔔,做法不一樣,吃起來的滋味就千差萬別。

都是男人,媳婦不一樣,這日子那也是天上地下啊!

沈衡得意回道:“吃過了。”

鄭旭不知道為啥,從沈衡臉上看出了滿滿驕傲。

他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問:“你們來幹啥來了?”

白嬌嬌道明來意:“大隊長,現在村裏把地瓜和花生種下去就成了,這兩個月活都不算多,我想起以前在學校看了一本肉豬養殖的書,寫了一些方法,覺得我們村這些日子可以重點試一試。”

白嬌嬌給鄭旭的這一份,是打過草稿後謄抄的。

從配種到出圈,羅列的十分詳細。

現在書是最寶貴的東西,前些年,不知道燒了多少,他們想要弄一本有關技術的書根本弄不著。

鄭旭如獲至寶地接過,看了兩行字:“你這個準確嗎?有沒有記清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啊。”

因為秋收時的表現,在先進知識方面,鄭旭對白嬌嬌還是信任的。

畢竟白嬌嬌不僅學上的多,還在大城市生活過,人家見過世面。

“這上面寫的都是我確定的,後面有一頁是我記不太清的,如果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在養殖的過程中實踐一下。”

鄭旭翻了一下,果然最後一頁和前面不同,並非指導性地羅列步驟,而是寫著模棱兩可的猜測。

白嬌嬌這樣做,讓鄭旭更是信任,覺得手裏拿的這份資料很靠譜。

“你用心了。”

他們鎮這麽多大隊,還沒有哪個大隊的豬能養得好,所以豬肉在他們這片還是有點貴的。

要是今年能養上幾頭肥豬,不說別的,十裏村的鄉親今年至少都能吃上一頓肉餃子。

而鄭旭粗略看了一下,白嬌嬌的這份建議,除了多耗費一些人工以外,也沒有多少成本。

“引進豬崽的事情再說,先拿咱們村豬圈裏的五頭豬試試。要是成效顯著,就讓咱們村人人家裏養。”

“大隊長,村裏如果能成規模地養殖一群豬的話,也是給村裏創收,那錢可以拿來修路造渠,至少以後咱們村的娃娃去鎮上上學走路方便了。”

鄭旭聽到白嬌嬌的描述,就已經激動起來了:“對!村裏有錢了,第一個就拿出來修路!但一個豬崽也不便宜,等過年吧,咱們村的老母豬也能下崽。至於成規模的養殖,我必須要看到成效才能拍板,就這麽定了!”

有道是好飯不怕晚,鄭旭作為大隊長,肯定要對一個村負責,不能讓人說兩句話就鼓動地腦子發熱。

白嬌嬌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她便道:“大隊長,不放心的話,想咱們自己配也可以,只是種豬我們要好好挑,不能就用咱們村豬圈裏的公豬。”

“為什麽?咱們村有只公豬,長得比其他兩個要大......”鄭旭搖了搖頭,“唉,可惜騸了。”

騸了的公豬長得大,肉還沒沒有騷味,一般家裏養的豬都會騸掉。

白嬌嬌解釋道:“咱們村的幾只豬都沾親帶故的,反而生不出來壯實的豬崽,爹媽親緣越遠,生出來的孩子越好。”

大隊長覺得白嬌嬌的話說的有理:“對,你媽老家就不在咱們這塊兒,你看你們兄弟姐妹,長得都好。”

白嬌嬌以前聽白世晴提起過,說她們媽是燕城人,當年她爹在燕城當兵的時候兩人遇上了,後來她爹退伍,她媽就跟著她爹來了十裏村。

“這就叫雜種優勢。”白嬌嬌道。

“什麽雜種,有這麽說話的麽?”

鄭旭看著白嬌嬌,心道這幸虧是她自個兒說自個兒,要是誰罵她雜種,她還能讓嗆?她旁邊的沈衡還能讓嗆?

白嬌嬌尷尬:“我不是說我們姊妹,我是說豬。”

書上的名詞就是這樣,白嬌嬌也不能亂改。

鄭旭反正是被白嬌嬌說服了,擺擺手:“我這兩天去打聽打聽,哪個村裏有長得好的種豬。”

“那就辛苦你了大隊長,要是可以的話,您得到消息之後告訴我,我想過去看看。”

“這沒問題,你願意為村裏出力,是好事。”

鄭旭對白嬌嬌越來越改觀了,人家該懶懶,該幹幹,對村裏還是有貢獻的,頭兩年可能是人生地不熟,沒機會顯現出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