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道友請留步!(第2/3頁)

下一瞬,一道淡漠的女子聲音從玉簡中響起,聽起來不帶一絲感情。

“你的師姐火靈兒現如今在吾手上,限你三日之內放了毗盧仙,讓你身邊的童兒駕著逐日車將他送到北俱蘆洲北部的帝都山!

如若不然,你便再也別想見到你那師姐了!”

余元面色一變。

師姐果然是出事了!

不過還好那綁架她的人只是想用她來換毗盧仙,而不是出於某種報復心理對她下手!

當下,他連忙取出中宮銅鏡,分別聯系聞仲和白泠。

好在他們兩個都安然無恙。

余元和他們交換了一下消息,方才得知火靈兒和雲華仙子早在月余之前便已經從臨渙關出發了。

他又找來白禮天君,讓其調查一下近日東海有沒有出現過什麽陌生的面孔。

很快便有消息傳來。

有人看到了一輛從未見過的鸞駕,乃是由一頭青鸞拉著的。

青鸞拉車?

余元眼中閃過一抹疑色。

據他所知,這三界之內沒幾個人能有青鸞當坐騎,更別提是拉車了。

這人到底是什麽來頭?

為何要救那毗盧仙?

……

朝歌。

大商的都城。

這座雄城是整個南贍部洲最大的城池,坐落在黃河流域,是大商國力的象征。

高大的城墻屹立於城內,城墻上築有箭樓和哨樓,顯得異常嚴密。

城墻的四周,圍繞著寬達數十裏的護城河,使整座城池變得不可侵犯。河岸兩旁林立著高大的石柱,這些石柱上臨水側的一面雕刻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城中商賈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忙碌地奔波著。

各種各樣的美食和茶館也是應有盡有。

此刻在朝歌上空,一朵百畝大小的祥雲靜靜地飄在天空,在凜冽的西北風席卷下卻是紋絲不動,引得朝歌城內不少行人嘖嘖稱奇。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那祥雲之上,此刻正人頭攢動。

有的一襲道袍,看起來仙風道骨;有的穿著官服,看上去儒雅隨和;有的則身著戰甲,英武不凡。

這些人都是大商的臣子,同時也是截教的弟子。

沒錯,他們就是那些借人道氣運來修行的截教弟子。

在整個截教內部,他們這些人也是屬於較為特殊、且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一脈。

這一脈的整體實力並不算強,但因為久居人世間,交遊廣闊,與各方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關鍵時刻能夠爆發出不小的能量。

平日裏他們散布在大商四方,只有發生重大事件時才會湊到一起。

此刻,眾人齊聚於此,只因今日乃是新王帝辛的登基大典。

這數十載,大商歷經風雨飄搖。

早先帝辛祖父商王文丁在位時,國力充沛,四海升平,八百諸侯盡皆俯首,四方蠻夷皆不敢與之對抗。

尤其是在面對日益強大的周族時,更是通過帝王心計,冊封周族族長季歷為伯候,又與之聯姻,命其統領西方兩百諸侯征伐西方戎狄,成為了大商的一把利劍。

而在等到戎狄被平定之後,文丁便將周伯季歷哄騙至朝歌,直接編了個罪名將其囚殺,一舉打垮了西方周族的崛起之勢。

只是文丁在殺了季歷後,沒過多久便也駕鶴西去。

他到死也沒有想到,真正帶領周族走向富強的並不是季歷,而是他的兒子,新任西伯侯——姬昌!

此後數十載。

西伯侯姬昌積極發展農牧,重視農牧生產,而且關心民間疾苦,禮賢下士,勤於政事,廣羅人才,使得西岐周族日漸強大。

而同一時期的大商卻迎來了一位中庸之主。

他便是帝辛之父,帝乙。

待到帝乙即位,四方蠻夷復叛,邊疆戰火重燃,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國運一點點下滑,將前面幾代商王的努力盡皆付之東流。

到了晚年時期更是昏聵無能,沉迷享樂之中,多次舉行酒池肉林奢靡盛會,並且頻繁進行人祭,用來祭祀祖先、鬼神,引得大商臣民多有怨言。

不久前,這位商王的壽歲終於到了終點。

他的幼子,同時也是其嫡子帝辛毫無爭議地坐上了王位,成為新一代商王!

對於這種大事,一眾截教仙自然要聚上一聚。

一來是為了互通有無,二來則是為了觀察一下新王的能力。

待登基大典結束,眾仙也有了答案。

“大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手格猛獸,托梁換柱……此等能文能武之輩,無疑是中興之主!”

一個身高二丈四尺的中年將領沉聲道。

他面如活蟹,須如銅線,背著一柄長劍,看起來格外的英明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