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2/2頁)

“……”

還沒完呢,沈旭東接著道:“我買的金庸劇版權還有三年就到期了,《射雕》、《神雕》、《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差不多也能拍了”

“PPTV獨播?”

“對呀……”

“……要不,咱們再考慮考慮把,步子邁得太大……”

沈旭東擺手:“我跟你們說,我準備五年時間投資五百億,把PPTV做成全亞洲第一的流媒體……怎麽做?就得拿錢砸!”

……

流媒體怎麽做?

只給錢,不嗶嗶!

對於內容生產公司來說,這麽幹可能還真是最好的策略沒有之一。因為商業可以決定什麽是暢銷的,但它沒法決定什麽是好的。那最優解就是找到靠譜的人,然後砸錢,剩下的,看命。

奈飛準備一年投資80億美元做美劇,然後呢?

爆款劇依然就那麽多……

奈飛剛開始制作劇集確實是很重視數據算法,因為它從原創劇集前是租碟的,為了了解客戶喜好必須要重視這個,後來算法弄出的劇一次又一次狠狠打奈飛的臉……

《紙牌屋》之後,他們推出了《馬可波羅》——奈飛的大數據算法如果真的有這麽強,就不會花費一億美金的天價去租《老友記》一年的版權,也不會花6000萬美金去請Dave Chappelle出山來講脫口秀了。

最後奈飛想明白了,戰略改成:本土團隊+狠狠撒錢+不幹預創作,這才起飛!

對於內容產業來講,好內容這玩意兒,注定是稀缺的。觀眾的趣味,注定是無法預測的。剩下的,都是命。

影史用心制作,票房慘敗的例子數不勝數——《黑金》、《埃及艷後》、《喋血街頭》、《青蛇》……

《喋血街頭》上映15天慘遭下架,吳語森一度不再敢拍“槍戰片”——香港票房800萬港幣……

《青蛇》票房900萬——制作成本接近1200萬,拍攝時還大費周折特意來杭州西湖取景,拍攝時候影片一度超了預算,惹得台灣投資商不高興要撤資,無奈下徐可四處求人,連王祖賢都跟著去唱歌哄老板開心,才拍完了全片……

沈旭東其實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但……行業龍頭嘛,自然要有點魄力的!

第二呢,他想趕在奈飛之前先占領市場,否則,等奈飛開始輸出了,PPTV絕對不是對手。

另外,還有一點,他想著之後的幾年影視火熱,大手筆投資也不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