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戛納之夜

03年,英皇被廉政公署調查,《三聯生活周刊》發表了一篇‘娛樂這東西’的文章。

屬於國內首次有刊物正經討論娛樂存在的意義。

在此之前,娛樂叫娛樂圈,圈內真正發生什麽,外界並不關心,大家討論、熱議的只是緋聞。

例如誰跟誰睡了,跟誰劈腿了……

按照《三聯》的說法:娛樂這東西沒法較真,一較起真來,你會發現它狗屁不是,所以有人愛把娛樂稱作“愚樂”,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娛樂在一種不成文或是潛在的規則下進行,娛人又娛己,其樂融融。

後世,娛樂圈與大眾直接脫節了!

一面是動不動用億作為單位的資本瘋狂,一面是很多口碑跌至谷底的導致吐槽“喂屎”群眾呼聲;

一面是怪影視業監管權的無所不管,一面是各種突破想象力底線各種奇葩情節;

一面是對於流量的追捧,一面是吐槽演員職業素養的下限;

一面是娛樂市場的不斷增長,一面是對於大熒幕的前景擔憂。

沈旭東一直在琢磨娛樂到底有什麽用,五月發生的事讓他有了新的認知:屁用沒有!

因為娛樂並不幹洗國計民生!

它從來就不是社會剛需。

這種大災難,沈旭東能做的只有捐錢……

他參加了參加電影人抗震救災集會、明星義演,盡了一些綿薄之力。

捐了3000萬,比不上劉得華,都吹他捐款5010萬,歷史總捐款96億……

……

沈旭東對這個事當然有記憶……

老實說,98年洪水,我們這一代人,記憶並不深刻,畢竟懵懂。

但現在這個事印象太深刻了!

幾乎根植在記憶裏!

很多人發了瘋似的,每天各種搜新聞,跟著播音員一起哭。

沈旭東也一樣,這個叫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也叫民族情感……

咱們實話實說,外國發生災難,我們更多當成談資,很少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文川不一樣,即便已經過了十幾年,現在看到當時的報道,依然會感覺心裏堵的慌,更有甚至你會忍不住流淚的!

當然啦,這個時候也能看出來誰不是自己人。

著名瑞典演員趙立新後來就針對災區女警喂孩子乃的事發微博‘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智慧是不容小覷的,女警的乃是……’

這麽肆無忌憚的傷害民族情感,他從來就不是中國人!

……

22號,沈旭東抵達戛納,為天美之夜造勢。

五部電影,《精絕古城》、《智取威虎山》、《畫皮》還有《辣手警探》、《調音師》……

今年的戛納依然很熱鬧。

有點尷尬的事,本屆23部競賽影片中,只有一部華語電影入圍:賈章柯的《二十四城記》。

所謂二十四城,是成都的一個地名,電影的故事主線圍繞一個國營老工廠的三代“廠花”展開,通過60年代、80年代以及現在三代“廠花”的人生經歷和情感歷程,反映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發展。

電影本意很好,但看的人各種尷尬。

你要拍紀錄片,就別用職業演員!

職業演員的表演還是太突兀了。

理解導演試圖將紀錄片和劇情片融合的想法,但實驗顯然是失敗的,做成純紀錄片就挺好。

陳崇、呂麗平、趙濤就像是美麗的假花,假花雖美,卻破壞了真實的空間。

即便放在賈章可電影序列,《二十四城記》都不在前列,拿獎的概率幾乎為零。

哦,還有一部電影值得一提,入圍導演雙周單元的《牛郎織女》,導演是伊麗川,下半身詩人運動的開創者之一。

但《牛郎織女》拍的非常有趣,講的是兩個底層女性為了一個男人互相擠兌,最後男人不見了,這兩個女人卻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撫養孩子的故事。

挺有意思的,一點也不悶,也不第六代,更不下半身。

拋開主競賽單元不看,戛納仍然是中國電影人的最大展台。

無論是買片還是賣片。

《赤壁》、《梅蘭芳》兩部大片已經趕了過來。

《赤壁》的全球預售已基本結束,仍然動用了梁朝韋、胡君、張振、林志鈴的強大陣容,說白了,主要為了造勢!

金成武沒來,有傳聞金成武跟《赤壁》劇組已經水火不容……

是真是假不好說。

沈旭東很關心《赤壁》的……

《趙子龍》系列對標的就是《赤壁》,雖然投資沒有它大,但同是三國題材,觀眾肯定會比較!

另外,《精絕古城》比《赤壁》早上映兩個禮拜。

對一部商業片來講,兩個禮拜足夠收回八成票房!

但……國內市場特殊,銀幕數量還有口碑發酵之類的,《赤壁》依然會是《精絕古城》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