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找朋友

“……我覺得大家有點過分了,我演《卡羅爾》,很多人關心我的性向,那我演武俠片,為什麽你們不關系我會不會飛呢?”

“還是挺無語的,作為演員,看到了一個好的角色,我就出演了,我覺得自己演的還可以,你們為什麽要關心我的性向呢?”

機場,鞏利被一群媒體攔住,問的問題讓她挺無奈的……

“演戲,最重要的就是跟角色找到共鳴點,我確實查看了不少資料,也做了研究,我們劇組的服裝設計桑迪·鮑威爾對這些很懂,給了我很多幫助,但演戲畢竟是展示別人的經歷,並不是我本色出演……”

“我是很願意出演一些超越我經歷以外的角色……”

“要感謝旭東,好萊塢認為觀眾對一部女性主導的中小成本電影不會感興趣,也就是說《卡羅爾》這個電影是不會有市場的,是他說服了克裏斯婷,一起制作了《卡羅爾》……”

“導演托德·海因斯最開始對《卡羅爾》沒有興趣,他覺得這些故事往往無法圓滿,因為存在拆散愛情的各種外力……但是旭東編劇的《卡羅爾》,他把故事放在愛情本身,托德非常喜歡這樣的類型……從一開始,我們更希望這是一部適合所有人觀看的電影,不分年齡、性別、性取向的觀眾都能被觸動。”

“國內上映……應該不太好辦,分級是R級別……”

“具體還要看他們怎麽做……”

“下一步計劃?繼續拍電影啊,《黃金甲》還沒拍完呢!”

說完這些,在工作人員的保護下,鞏利上車離開了機場……

對了,沈旭東沒有回國,他去了美國!

想找個合作夥伴。

……

現如今,國內的制片人一般都是XXX電影制片廠的人或者父母祖上就是電影行業出身的,人脈豐富,制作考究,基本上又做制片人又做出品人。

暫時來講,制片人中心制不太可能!

我們的電影制度因為歷史遺留的原因,導致導演本身很出名。

投資方都更願意選擇信任一個導演,而不是一個制片人。

演員都更願意跟導演合作,而不是制片人。

編劇更願意跟導演溝通,而不是制片人。

這個時候,如果刻意去模仿好萊塢的制度,在尚無明確的目的之前,盲目追求所謂的制片人中心制,那麽往往制度無法建立,反而會增加了扯皮,甚至會導致外行指導內行的結果。

沈旭東也知道這個情況。

所以,即便《卡羅爾》拿了獎,圈內可能會佩服他的眼光,外界則會認定他是走了狗屎運!

畢竟他只是編劇、制片人,普遍觀點電影的成功靠的是導演和演員。

沈旭東想在圈子裏大聲說話,除非他願意做導演……

鞏利那天也建議他‘你可以做導演啊’……

沈旭東不願意……

他要做大制片人!

國內所謂的大制片人,票友居多,頂多就是一個出錢的人,如張衛平和黃忠軍,一年或兩年投一部電影,就以大制片人自居了,就要與好萊塢競爭了,就要打造中國電影航母了……

沒有意義!

制片人中心制就完美了嗎?

肯定不是,《超人》大獲成功後,華納的一眾制片人和導演產生了很大分歧,之後直接把導演換了,換了個更聽話的,結果一路從2撲到4。

蒂姆·伯頓的兩部蝙蝠俠取得不錯的票房口碑後,那幫制片人嫌棄他的作品風格,直接把他換了,然後超英電影地板磚《蝙蝠俠與羅賓》就誕生了。

沈旭東不需要擔心這些,他有外掛的!

他的想法是:既然《卡羅爾》不夠,那就再來幾部!

《朱諾》、《星運裏的錯》、《暮光之城》……

為什麽都是美國片?

廢話,賺美刀才能揚名國內……

……

隨著獨立電影跟奧斯卡的關系越走越近,好萊塢的大制片廠商也開始將目光對準了獨立電影。

2003年,華納成立了自己的獨立電影公司;2005年,索尼曾收購獨立電影廠牌聯藝影業;派拉蒙、環球也在這些年如法炮制,擁有了自己附屬的獨立電影子公司。

目前,北美數得上號的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電影公司,獅門影業、焦點電影公司、Overture電影公司、木蘭花影業、湖岸影片公司,當然也包括韋恩斯坦影業。

除了焦點、韋恩斯坦影業,基本都是靠著R級恐怖片成名。

很正常,因為獨立電影公司想發展,只能做一些大公司不屑的題材。

恐怖片是最佳選擇……

沈旭東先見了獅門影業的負責人,邁克爾·伯恩斯……

老實說,蠻意外的,邁克爾·伯恩斯是獅門電影的負責人,居然會見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