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訪談錄(下)(第2/2頁)

“我們戲文系的同學們總結過歐洲電影節拿獎電影的共性,但凡是批判體制,揭露民族劣根性,涉及到宗教之類的,能滿足西方電影人獵奇需求的類型,很容易入圍電影節……”沒給楊嵐提問的機會,沈旭東接著道:“《傑出公民》不包含這些元素……”

“先別說《傑出公民》……你剛剛說的哪幾種類型容易入圍電影節?”

“……是這樣的,西方電影節視角肯定是西方,你想參加,就得站在他們的的角度,揣摩他們對什麽感興趣……”

沈旭東說了一通《電影理論與批評》的內容,然後道:“這也是很多第六代導演的作品被批評的原因,雖然說電影是好電影,導演們的心態也可能是復雜、微妙或者無奈的,但其作品受到西方電影節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

楊嵐接話:“忠孝不能兩全?”

“對,有這方面的意思!”

“那《傑出公民》入圍的原因?”

沈旭東想了想,然後回答:“我感覺應該是裏面的觀點有意思吧……主人公拿了文學獎,但在國內,有一種聲音,說的是‘他的作品是那種醜化自己國家的人來獲得別國文學獎項’……”

“我知道這是一部什麽電影了!”

“沒有,我的劇本是全盤諷刺……並沒有觀點……”

楊嵐有點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所以,你認為第六代們的做法是錯誤的?”

“最開始他們是勇士,但現在,應該只是博名聲維持生計而已……否則,誰市場化了,為什麽不出來拍商業片取悅自己國家的觀眾呢?中國觀眾就這麽低級,不配看你的藝術?”頓了頓,沈旭東道:“現在在有種說,要想在國內做導演,必須先在海外揚名……拍一兩部批判中國的電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