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沒能開口

沈旭東的房間在酒店一樓,此時他正在跟蔡藝農聊工作……

其實也不是工作,就是聊天……大概講述了自己的發家史。

她最開始的目標是做編劇……

入行後,先是做了音樂采訪,後來加入藝能公司做了宣發。

藝能公司很大的,唱片、演唱會、是電影宣傳都能有做……

“我去探班《新不了情》,跟小寶哥說了想做編劇,他跟我說‘當編劇沒有出路的,你看我們寫得頭發都掉了,多辛苦啊。’……然後我又轉行去公司的演員資源部,開始接觸選角工作。

香港影視制作像流水線,周期短,強度大,公司一年要制作二百六十多集電視劇。有時候劇本給不到位,演員不會輕易答應,我就自己查資料寫大綱,拿著大綱去找演員,講故事講角色。”

“那香港演員太少了,而且有名的都很貴,我就跑去廣東的珠影廠、話劇團找演員,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演員档案庫。”

“96年,公司籌拍女性都市劇《真愛緣是你》,內地播出時叫《喜樂會》。這部劇要橫跨兩岸三地拍攝,主演定了潘虹,其他角色也要找三地的演員。

那時候,黃磊的《夜半歌聲》正火,我就從香港飛到BJ,直接給他打電話約戲,他不接,我把帶來的10集劇本給到黃磊。第二天早上,黃磊回電話說:“這個戲我接了。”

“因為這部劇,我跟黃磊成了好朋友……那時候我經常晚上去找他,也認識了孫莉!”

“孫莉那個時候就跟黃壘老師談戀愛了?”

“嗯……孫莉真美,而且有氣質,所以她畢業就簽給我了,我也給她做了《魚美人》……《書劍恩仇錄》也找她演了李沅芷!”

蔡衣農真正自己做的第一部劇是《京港愛情線》,李亜朋、吳倩蓮主演:“當時有投資人挖我出來,讓我做總經理,我就看上了這個劇本……”

沈旭東捧梗:“那個劇我知道,挺火的!”

李亜朋剛出道時候,演技還是很可以的,《BJ深秋的故事》、《京港愛情線》……

不說經典吧,至少也是很優秀的兩部劇……

從《將愛情進行到底》之後,他就陷入一種‘帥而自知’的狀態……

蔡藝農沒怎麽繼續談到了李亜朋,而是道:“但是電視劇投資回報太慢了,一部劇從立項到回收成本,至少要12-18個月,盈利周期太長,老板要關了公司……這一關,不僅我會失業,好不容易組起來導演、演員班子也會散掉,白白辜負了大家的信任……所以,我借錢買了公司,創立了唐仁!”

“電視台沒有預付款嘛……哦,當時你們還不夠有名氣……”

沈旭東大概能明白蔡藝農當時的處境……

“多虧了李果立老師,他幫忙搭線,我們跟上影合作了《春風得意梅龍鎮》,用導演、演員的資源換來了這部片子的海外版權……有了《春風得意梅龍鎮》,《蘇州二公差》就比較順利了,是人家主動找的我們,賣也不錯……”

“我聽說《絕代雙驕》也是你們做的?”

“《絕代雙驕》是個意外來著,是電視台打電話找我們,然後我們制作的……”

“《絕代雙驕》是你們做的嗎?”

沈旭東恰到好處地展示疑惑……

“嗯,當時台灣電視劇市場蓬勃發展,一集電視劇能賣到120萬台幣,競爭也激烈……”

“但《絕代雙驕》雖然在台灣很火,同期播出的《達摩祖師》、《小李飛刀》,《絕代雙驕》收視率最高,但是在內地,《小李飛刀》最紅……”

那是,焦恩俊的《小李飛刀》太火了……

火到焦恩俊的片酬漲了十倍!

反正西門大媽再也沒有機會跟他演親密戲了!

“然後是兩千年左右,新加坡進行跨媒體實驗,原來的一家電視台變成了兩家,對影視作品的需求量激增。我們跟新加坡的發行商合作,簽了一年的試播合同,播出了《蘇州二公差》還有《絕代雙驕》,收視率不錯,又增加了兩年的合約……”

“其實最開始,我們主要靠海外版權,因為當時內地電視劇市場還在起步階段,一方面電視劇的版權售價不高,另一方面誠信意識不強,我們常常收不到尾款……”

“不過,《書劍恩仇錄》之後,我們算了一筆賬,內地賺的錢比海外多了兩倍!”

沈旭東點頭:“內地市場還是很大的,商業模式還不夠成熟,等到競爭激烈階段,對優秀電視劇的需求會更大,到時候,電視劇的價格會飆升的!”

想了想,對坐的很近的蔡姐姐認真道:“……但我覺得不要只注重古裝一條賽道,現代劇也可以做……”

“我們有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