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家醫院杠上了

重慶公式於1962年由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創立。

他們主張傷後第1個24h補液量為每公斤體重、每1%TBSA(燒傷面積按實際燒傷面積計算)補充1.5mL液體,晶膠體比例為2:1,另加水分2000mL。

最初8h輸入總補液量的1/2,後16h勻速輸入另外1/2;傷後第2個24h補液量為第1個24h實際補液量的1/2。

上海公式於1965年由滬海市東山醫院等多家醫院聯合創立。

他們主張的是傷後第1個24h補液量為每公斤體重、每1%TBSA(燒傷面積按實際燒傷面積計算)補充1.5mL液體,晶膠體比例為1:1,另加水分3000~4000mL;

傷後第2個24h補液量為第1個24h實際補液量的1/2,另加水分3000~4000mL。

南京公式主要適用於戰時及成批燒傷,所以並沒有成為國內主流補液公式。

寫了這麽多,重慶公式和上海公式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重慶公式補液更少,上海公式補液更多,另外晶膠比例也不同,一個主張2:1,一個主張1:1。

別看只是數字有小小的不同,但治療效果卻是一個天差地別。

重慶公式和上海公式這兩個模式,與後世公認的主流補液公式的主要區別在。

重慶公式針對50%以下中小面積燒傷病人的補液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接近後世補液公式的,後世的臨床證明重重慶公式相對最科學

但缺點就是針對燒傷面積超過50%以上超大面積,或者重度燒傷搶救療效不佳

原因是重慶公式死板地認為重度燒傷也只要按50%以下的輸液量來補就可以了的。

這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一個燒傷30%的病人,和一個燒傷面積達90%的病人,輸液量怎麽可能差不多?

重慶模式本來就是補液量偏少的,這下對重度燒傷病人的補液量就更少了。

補液量偏少的公式往往不能較好的維持循環血量,致使缺血缺氧性損害持續存在,這就會造成病人血容量不足,腎衰竭等死亡。

還有一個誤區,晶膠比例是2:1這個沒錯,但對於大面積重度燒傷病人,晶膠比例應該調整為1:1。

其實西南醫院的研究已經跑在全國前列了,比上海公式、南京公式先進多了,但為什麽還有這麽多誤區?

這並不是西南醫院的水平不行,實在是七八十年代國內的條件太差了,絕大多數醫學儀器都缺乏,也就拿不到一手的實驗數據,這臨床科研工作怎麽進行呢?

不是誰都像陳棋這樣有金手指,有著後世的見解,可以站在上帝視角去看待問題的。

後來隨著科技發展,各類儀器都配備完整,西南醫院的燒傷科還是非常牛逼的,裏面有許多非常牛逼的專家。

不過現在嘛……

陳棋就是想截胡西南醫院的未來之路,先把這個全國燒傷NO1給搶過來再說。

至於上海公式的缺點嘛,還是補液過多了,而且他們並不要求在燒傷前8小時怎麽補、16小時怎麽補、24小時怎麽補。

這樣補液就很粗糙。

而且補液量偏多的公式雖在理論上維持了良好的循環血量,這是一大優點。

但由於液體負荷過重,往往加重患者水腫甚至引發筋膜腔隙綜合征、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等並發症。

到時你是救人,還是殺人?

最最關鍵的是,兩種公式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執行得太機械,太死板了。

那就是醫生嚴格根據公式的補液量來,算出來是多少,就不管不顧全給病人都輸液進去。

輸多了還是輸少了,不管。

那麽還是回到一個老問題,補液這玩意兒,補好了是救命,補不好那就是殺人。

所以七八十年代,國內燒傷界這種不良風氣又稱之為“機械執行液體復蘇公式階段”。

只顧盲目機械遵從公式的計算量而置臨床表現和復蘇效果於不顧以及大面積燒傷患者嚴格按照公式計算補液量執行的現象。

產生了“按公式辦事就能抗休克”的錯誤共識,為膿毒症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而後世主張的是“個體化補液階段”。

意思就是不同個體在達到良好復蘇目標時所需的補液量也不盡相同,所以認為燒傷液體復蘇公式只是臨床復蘇治療的指南。

治療中應重視對患者臨床指標的觀察,通過指標的變化來判斷復蘇的效果,調整補液量。

燒傷休克期的液體復蘇不僅需要“個體化補液”,還需要有具體的復蘇目標,這就叫“目標復蘇”。

意思是液體復蘇要達到的終極目標為:

維持良好的血液灌流,提供有效的氧供,消除氧債,恢復正常的需氧代謝,中止細胞死亡,生命體征平穩,血氣分析堿剩余(+BE)<-6,恢復正常的心排出量,氧輸送>500 mL/m2,胃黏膜pH值恢復正常。